王纲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240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社区管理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进行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监测,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肌酐值无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具有相关性,患者发生肾脏损害后,体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胱抑素C在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中具有较强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清胱抑素C;相关性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cystatin C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cystatin C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9 to Sept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62 healthy person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Serum cystatin C, serum creatinine and urinary microalbumin were monitored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cystatin C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serum cystatin C and urinary microalbumin index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erum creatinine in the study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Serum Cystatin C is correlated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fter renal damage, serum cystatin C level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erum cystatin C has strong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the early damag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 serum cystatin C; correlation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多由于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微血管在跟高血糖状态下发生改变,进而出现肾脏损伤情况。糖尿病肾病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在临床治疗中能否尽早为患者提供准确诊断是保证后续治疗及时有效的关键。针对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检测正在不断增加且完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等方式测定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等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肾脏损伤情况,提高糖尿病肾病诊断的准确率[1]。但在临床应用中,很多糖尿病肾病患者仍存在漏诊误诊的情况,探寻特异性更好更加敏感的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准确诊断十分重要。血清胱抑素C是一种主要经由肾小球过滤的物质,具有人体内生成速度稳定,并且不被肾小管吸收分泌的作用,在糖尿病肾病相关检测中,血清胱抑素C的测定能够帮助更加准确地反应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从而评估患者肾脏功能病变情况[2]。为了具体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本文将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社区管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与同期62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比较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社区管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49.21±4.63)岁,其中Ⅰ期患者25例,Ⅱ期患者19例,Ⅲ期患者18例;对照组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48.36±3.8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体检人员均进行清晨尿路中段尿液样本以及静脉血标本采集,采集完成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进行测定,血清胱抑素C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血肌酐采用肌酐酶法,尿微量白蛋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完成后计算两组体检人员的相关指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人员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指数,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1.4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Ⅰ期:处于糖尿病初期,最突出的特征是肾小球超滤过,同时出现身体及增大、肾小球内压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出现明显升高情况。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出现增厚情况,系膜基质出现轻度增宽情况,肾小球滤过率出现轻度增高情况。Ⅲ期: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基质明显增宽,持续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得到的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相关检验,当P<0.05时,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肌酐指数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userUpload/1(97501).png)
3 讨论
在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断改变的今天,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越发增高,俨然成为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后续治疗具有关键性意义,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功能病变,了解患者肾损伤情况,就能够尽早为患者提供对应治疗,延缓降低患者肾脏损伤情况[3]。糖尿病肾病发病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相当一部分生化指标检查不能完全准确的反应患者肾病的实际情况,为了尽可能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需要寻找敏感性与特异性兼具的优质诊断指标。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具有密切的联系,血清胱抑素C作为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成分,其生成速度比较稳定,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能够经由肾小球滤过,并被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解,是一种理想的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的指标[4]。在相关研究中显示,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更强的敏感性,部分血肌酐水平尚未显现异常的糖尿病患者,其血清胱抑素C已经提示增高,配合其他检测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即可对患者肾病损伤情况进行初步判断,更好的提升诊断准确率[5]。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同样有目共睹,但尿微量白蛋白低于30mg/L的患者很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Ⅳ期,患者也可能为ⅠⅡ期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并不总伴随尿微量白蛋白异常。而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但在检测敏感性方面表现更强,是一种更为优质的提示肾损伤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查可以尽快发现患者的肾脏病变情况,并通过有效的治疗提高逆转收益,保证患者健康,血清胱抑素C在早期诊断中发挥的良好作用,有利于更好的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本文分析了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生化指标,结果显示,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肌酐指数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具有相关性,患者发生肾脏损害后,体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胱抑素C在提示糖尿病肾病损害中具有较强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刘建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J].辽宁医学杂志,2020,34(06):28-30.
[2]田景明.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5):80-81.
[3]范艳丽.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J].海军医学杂志,2019,40(06):588-590.
[4]李远远,金国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尿蛋白的相关性[J].名医,2019,13(10):121.
[5]黄余清,高鑫.血清光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9,38(26):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