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丽娟 郑红霞 许露文
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对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贫血类型不同分为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及血清铁蛋白(SF)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地中海贫血组平均红细胞红蛋白含量(MCHC)、血红蛋白(Hb)值较高,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RBC)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SF明显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应用于贫血鉴别诊断中价值较高,能够辅助诊断不同的贫血类型。
关键词:贫血鉴别诊断;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检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贫血类型不同分为缺铁性贫血组(红细胞压积<30%,转铁蛋白饱和度<20%,血红蛋白含量<100 g/L)和地中海贫血组(血红蛋白A2<2.5%或血红蛋白A2>3.5%),每组50例。缺铁性贫血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1.46±4.17)岁;病程1~3年,平均(1.62±0.54)年。地中海贫血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1.58±4.26)岁;病程1~2年,平均(1.49±0.38)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血液学检查、体格检查等确诊为贫血;所有贫血患者均有面色苍白、心悸、食欲减退、乏力、头晕等症状;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者;不能配合本研究者;严重感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禁食、禁水10 h,采用真空采血管抽取1 m L外周静脉血,并进行抗凝处理,借助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参数,包括HB、MCV、MCH、RDW、RBC。保证在2 h内完成检验,且室温需维持在25℃。
1.4观察指标
检验完成后比较所有研究对象HB、MCV、MCH、RDW、RBC指标水平。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
两组MC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地中海贫血组MCHC、Hb值较高,MCV、RDW、RBC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 两组SF检验结果比较
缺铁性贫血组SF为(5.34±3.52)μg/m L,明显低于地中海贫血组的(285.35±63.48)μg/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143,P=0.000)。
3讨论
贫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红细胞相关容量低于正常范围。贫血患者容易产生心悸、气短、头晕等症状,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长期贫血患者还会引起心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引起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血液检测技术得到较大改善,具有经济实惠、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高效等优点 。有学者指出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能够鉴别贫血类型,为临床治疗贫血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贫血可能由各种各样原因导致,不同类型的贫血在其发病机理、治疗方面均存在差异,治疗贫血首先需要对其分型进行诊断鉴别,进而对不同患者施以针对性治疗方案。本文对健康人群与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贫血患者HB、MCH、MCV、RBC和RDW水平均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通过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可以有效对贫血疾病进行诊断。同时,本文还分别对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可见,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其红细胞参数呈现差异化特征,因此利用红细胞参数检验还可以为判断和分别贫血类型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诊断结果的精准性。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多种系统类型疾病均可引起,临床表现为困倦、乏力、胸闷、气促等,面色苍白是其最突出特征,严重者可造成心功能衰竭等,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贫血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类贫血与溶血性贫血,以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其中,地中海贫血主要特征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轻度患者无明显症状,中度患者可存在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心肺功能下降等症状,重度患者可导致眼距增宽、发育不良、黄疸等,对患者危害较大。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铁的供给与需求失衡造成机体贮存铁耗尽,引发红细胞内铁缺乏所致,其发病与铁丢失量过多、铁吸收障碍、铁摄入不足、铁需求量增加等因素相关。临床治疗地中海贫血常采用去铁剂、输注红细胞方式,治疗缺铁性贫血常以补充铁剂治疗为主。因此,为改善贫血患者的预后,及时鉴别诊断其不同类型,对指导临床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以其准确率高、简便快捷、价格低廉等优势逐渐应用于贫血类型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通过检测MCV、RDW、RBC等相关红细胞参数,进一步明确贫血发生的病因,从而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MC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地中海贫血组MCHC、Hb值较高,MCV、RDW、RBC值较低(P<0.05);缺铁性贫血组SF值明显低于地中海贫血组(P<0.05)。结果提示,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及SF应用于贫血鉴别诊断中价值较高,能够辅助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人体血液构成成分包括有形细胞和液体两种,血常规是血液检测的常用方式,其检查主要针对有形细胞,可及时发现全身性疾病,其效果较明显。缺铁性贫血患者SF含量明显低于较正常人群,同时其血红蛋白含量也有所降低,且其红细胞形态呈不规则,可能由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发病后机体长期处于缺铁状态,造成血红蛋白合成异常情况,从而促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出现,影响患者机体红细胞的充盈度与体积等。因此,缺铁性贫血患者MCHC、Hb与SF值显著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地中海贫血发病原因多系遗传因素,常由于机体珠蛋白合成异常引发贫血,在血常规检测中,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因此,MCV、RDW、RBC值较低。
结论
综上所述,地中海贫血患者与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及SF值具有明显差异,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应用于贫血鉴别诊断中价值较高,可辅助明确贫血患者的疾病类型,指导个体化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机体恢复,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孙敏艳,赵飞.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0,6(33):3-4.
[2]房娟娟.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2):62-63.
[3]马瑀.血液红细胞参数水平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9):96-97.
[4]卢文深,莫云钧,蔡锡金,张秀明.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9):3112-3113.
[5]骆平辉,余小清,黄国栋,卢国辉.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探讨[J].名医,2020(13):70-71.
[6]屈袁媛.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的检验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20,26(26):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