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分析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   作者:熊丽
[导读]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咽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的方法治疗。
        熊丽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钱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407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咽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0%(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和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咽炎;临床疗效
        慢性咽炎属于咽部疾病,咽部疼痛感、瘙痒感、声嘶以及异物感均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疾病多易反复发作,且经久不愈,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传统临床对慢性咽炎的主要治疗方案为西药治疗,但无法根治,复发率较高,且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大。慢性咽炎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喉痹”范畴,并主要为“虚火喉痹”,中医治疗慢性咽炎是从诱发疾病的因素出发,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但纯中药治疗的治疗周期较长,对疾病的进展无法有效、快速的控制,故需通过中医配合,探究联合给药是否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缓解临床症状。本次研究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广西北流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2~63岁,平均(42.06±5.37)岁;病程1~9年。观察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4~61岁,平均(41.78±6.19)岁;病程1~10年。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中关于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18~65岁;(3)病程2个月以上;(4)近2周未服用慢性咽炎治疗药物者。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或>65岁;(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3)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4)伴有免疫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系统疾病者。
        1.3方法:①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给予抗生素、生理盐水漱口、局部涂抹碘甘油等。②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咽舒汤加减治疗,组方如下:玄参10 g,桔梗10 g,苏叶(后下)6 g,法半夏9 g,厚朴6 g,淡竹叶6 g,郁金10 g,茯苓15 g,甘草6 g。根据疾病分型,采用辨证加减疗法,若患者咽痛加剧,则加用射干、山豆根各5 g;若患者为热毒,则加连翘、金银花各10 g,生地、黄芩各5 g;若患者为风热表证,则加桑叶、薄荷各10 g;若患者为气阴两虚,则加藏青果、沙参各5 g,生党参10 g。连煎3次,取药汁450 mL,每次服150 mL,3次/d,10 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叮嘱患者勿食辛辣生冷食物,忌烟酒,多饮水。
        1.4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治愈:治疗后患者咽部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等不适感完全消失,喉镜检查咽喉部黏膜光滑湿润无充血,无淋巴滤泡增生;显效:患者咽部不适感基本消失,喉镜检查咽喉部黏膜光滑湿润无充血,有散在淋巴滤泡增生;有效:患者不适感明显减轻,喉镜检查咽喉部黏膜光滑、轻度充血,有散在淋巴滤泡增生;无效:患者不适感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喉镜检查咽喉部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和消失时间。(3)治疗后的复发率:治疗之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后1个、3个、6个月的复发情况,总复发率为治疗后1个、3个、6个月复发率之和。(4)不良反应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珚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0%(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和消失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患者的症状改善和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慢性咽炎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病因素较多,例如抽烟、酗酒、化疗、长期吸入粉尘或有害气体等,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咽部干痒、灼热感、疼痛、反复咳嗽或咳痰等,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发生恶心呕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一般采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疾病的发作,缓解病情,但远期疗效不佳,复发率较高。另一方面,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能引发肠道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应,预后较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0%(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和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治疗时间,不易引起病症的反复,不仅症状得到快速的控制,而且也更注重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的调整,治愈率高,复发率小。
        西医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应对疾病的症状,中医治疗能够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平衡,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标本兼治,能根本有效治疗慢性咽炎。本研究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济,谢强.近三年中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研究进展.江西中医药,2020,47(2):73-75.
        [2]陈利,陆守昌.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进展.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39(5):95-98
        [3]石颖,刘静.慢性咽炎中医外治法概况.山东中医杂志,2019,36(10):910-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