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   作者:左常茜
[导读] 胃溃疡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可以发生于胃角、胃窦、贲门等部位,发病原因多与幽门螺杆菌等细菌感染有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严重时会出现呕血、便血的症状,且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干预,还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左常茜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贵州六盘水市  553000
        摘要:胃溃疡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可以发生于胃角、胃窦、贲门等部位,发病原因多与幽门螺杆菌等细菌感染有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严重时会出现呕血、便血的症状,且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干预,还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四联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消化内镜也在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胃溃疡出血的治疗,前者为纯药物治疗,后者则为手术治疗,在治疗效果上各有特点。
        关键词:胃溃疡出血;消化内镜;四联疗法;疗效观察
        引言:胃溃疡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类疾病,患病患者易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一旦患病,患者需进行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危及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中多通过药物联合消化内镜治疗,对病症改善和好转均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针对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选取胃溃疡出血患者56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分组,各28例。实验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选自28~70岁,中位年龄为(49.32±3.25)岁;病程区间为7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21±0.34)年。参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选自29~71岁,中位年龄为(49.35±3.31)岁;病程区间为8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25±0.41)年。
1.2方法
对参照组行四联疗法治疗,每次取1000mg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44023994)让患者口服,2次/d。每次取15mg兰索拉唑(国药准字H20103038)让患者口服,2次/d。每次取220mg枸橼酸铋钾让患者口服,2次/d。每次取220mg左氧氟沙星让患者口服,2次/d。如患者不出现再出血情况,均可在治疗后1d摄入流食,随之转变为半流食、正常食物等。
对实验组行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四联疗法的使用方法同参照组一致,在消化内镜下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出血部位,将周围的血痂消除,使出血部位充分暴露,并且注射2mL肾上腺素,之后再利用消化内镜观察出血点变白后可以停止治疗,治疗后24h内禁食,若无出血现象则可进食流食,于治疗72h后开始四联疗法治疗,疗程持续14d。溃疡部位不出血时,需停止治疗。
1.3观察指标
计算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出血量、血小板水平、临床效果以及再出血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出血量、血小板水平
实验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出血量、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实验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为96.43%(27/28),明显高于参照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71.43%(20/2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胃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酗酒、暴饮暴食及饮食不规律等,患者初期会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等,但病程进展会导致患者的胃黏膜损伤加重,加之胃黏膜本身较为脆弱,发生出血的几率较大,这就使得许多胃溃疡患者出现出血的症状。目前,治疗胃溃疡出血常用的方法有药物四联疗法,药物包括克拉霉素、果铋胶、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及奥美拉唑等,其中阿莫西林为抗生素,能够起到抑菌作用,雷贝拉唑则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但由于服药量大,且需要长时间服药,患者的依从度不高。
随着腔镜技术日渐成熟,消化内镜广泛应用于胃溃疡治疗中,通过消化内镜可清晰观察到出血部位,视野清晰度更好,止血效率更高,可避免多次外科手术止血,降低患者手术机体创伤和痛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角、胃窦、贲门、等部位的溃疡,严重者会发生出血情况。胃溃疡出血采取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斯轶凡,王农荣,谢桂生,等.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和再出血的原
[2]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12):56-58.
[3]林海.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5(15):3342.
[4]肖俊.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再出血的因素分析[J].健康必读,2019(22):76.
[5]彭韬.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再出血的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3):258-259.
姓名:左常茜
性别:女
出生年月日:1989年6月1日
籍贯:贵州省六盘水市
单位名称: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职务:无
职称:住院医师
学历:大学本科
学位: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消化内镜
邮箱:568356993@qq.com        左常茜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贵州六盘水市  553000
        摘要:胃溃疡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可以发生于胃角、胃窦、贲门等部位,发病原因多与幽门螺杆菌等细菌感染有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严重时会出现呕血、便血的症状,且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干预,还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四联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消化内镜也在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胃溃疡出血的治疗,前者为纯药物治疗,后者则为手术治疗,在治疗效果上各有特点。
        关键词:胃溃疡出血;消化内镜;四联疗法;疗效观察
        引言:胃溃疡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类疾病,患病患者易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一旦患病,患者需进行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危及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中多通过药物联合消化内镜治疗,对病症改善和好转均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针对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选取胃溃疡出血患者56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分组,各28例。实验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选自28~70岁,中位年龄为(49.32±3.25)岁;病程区间为7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21±0.34)年。参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选自29~71岁,中位年龄为(49.35±3.31)岁;病程区间为8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25±0.41)年。
1.2方法
对参照组行四联疗法治疗,每次取1000mg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44023994)让患者口服,2次/d。每次取15mg兰索拉唑(国药准字H20103038)让患者口服,2次/d。每次取220mg枸橼酸铋钾让患者口服,2次/d。每次取220mg左氧氟沙星让患者口服,2次/d。如患者不出现再出血情况,均可在治疗后1d摄入流食,随之转变为半流食、正常食物等。
对实验组行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四联疗法的使用方法同参照组一致,在消化内镜下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出血部位,将周围的血痂消除,使出血部位充分暴露,并且注射2mL肾上腺素,之后再利用消化内镜观察出血点变白后可以停止治疗,治疗后24h内禁食,若无出血现象则可进食流食,于治疗72h后开始四联疗法治疗,疗程持续14d。溃疡部位不出血时,需停止治疗。
1.3观察指标
计算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出血量、血小板水平、临床效果以及再出血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出血量、血小板水平
实验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出血量、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出血量、血小板水平比较( x±s )
        组别           血红蛋白( g/L )         出血量( mL )     血小板水平( ×10 9 /L )
实验组( n=28 )      107.2±17.3               154.2±17.2              175.6±9.6
参照组( n=28 )       87.3±6.8                214.6±24.2              116.2±18.5
        t 值                 5.665                     10.765                  15.080
        P 值                <0.05                     <0.05                  <0.05

2.2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实验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为96.43%(27/28),明显高于参照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71.43%(20/2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n ( % )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有效           临床效果
实验组        28        1 ( 3.57 )    11 ( 39.29 )   16 ( 57.14 )    27 ( 96.43 )
参照组        28        8 ( 28.57 )    8 ( 28.57 )   12 ( 42.86 )    20 ( 71.43 )
        χ 2 值                                                                      4.766
        P 值                                                                       <0.05
        3讨论
胃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酗酒、暴饮暴食及饮食不规律等,患者初期会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等,但病程进展会导致患者的胃黏膜损伤加重,加之胃黏膜本身较为脆弱,发生出血的几率较大,这就使得许多胃溃疡患者出现出血的症状。目前,治疗胃溃疡出血常用的方法有药物四联疗法,药物包括克拉霉素、果铋胶、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及奥美拉唑等,其中阿莫西林为抗生素,能够起到抑菌作用,雷贝拉唑则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但由于服药量大,且需要长时间服药,患者的依从度不高。
随着腔镜技术日渐成熟,消化内镜广泛应用于胃溃疡治疗中,通过消化内镜可清晰观察到出血部位,视野清晰度更好,止血效率更高,可避免多次外科手术止血,降低患者手术机体创伤和痛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角、胃窦、贲门、等部位的溃疡,严重者会发生出血情况。胃溃疡出血采取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斯轶凡,王农荣,谢桂生,等.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和再出血的原
[2]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12):56-58.
[3]林海.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5(15):3342.
[4]肖俊.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再出血的因素分析[J].健康必读,2019(22):76.
[5]彭韬.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再出血的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3):258-259.
姓名:左常茜
性别:女
出生年月日:1989年6月1日
籍贯:贵州省六盘水市
单位名称: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职务:无
职称:住院医师
学历:大学本科
学位: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消化内镜
邮箱:568356993@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