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石家庄市妇产医院产二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80例于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缩短产程,保障母婴健康。
关键词:产科护理;整体护理;应用效果;母婴健康
引言
围生期产妇的生理、心理均会发生变化,极易有焦虑、抑郁情绪出现,如果没有及时干预,那么就会对妊娠结局、母婴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兴起,整体护理模式指临床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一方面给予产妇本身以充分关注,另一方面给予产妇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方面以充分关注。整体护理的指导为现代护理理念,系统化、规范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遵循以人文本的护理理念,将最佳的护理服务提供给产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岁~38岁,平均年龄(28.99±3.87)岁;孕周37+4~41+2周,平均(39.29±0.56)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3岁~39岁,平均年龄(29.04±3.90)岁;孕周37+5~41+2周,平均(39.52±0.60)周。2组孕周以及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能配合治疗者;②自愿加入本研究;③产妇均为经阴道分娩,足月、单胎妊娠者;④本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不能积极配合研究者;②合并严重妊娠期并发症者。
1.2方法
对比组:对该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产妇产后的具体特征,告知产妇及其家属相关的产后护理注意事项,并对产妇的各项指标进行常规监控,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产妇产后的自护能力。观察组:对该组产妇采取产科整体护理法。①知识宣教:为提高产妇的依从度,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知识宣教,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粘贴宣传海报以及讲解母婴保健知识等,使产妇在分娩后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康复方法、育儿知识等,并通过指导产妇学习相关的产后护理技巧,使其产后得到充分护理;②心理护理:为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产妇产后康复信心,护理人员需要关注和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并对存在不良情绪的产妇进行心理安慰,疏导产妇的负面情绪,并告知产妇负面情绪在产后护理中容易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产妇的重视程度,并通过面对面交流、注意力转移法等,使产妇能够对产后康复充满信心。另外,在产后恢复的过程中,可指导产妇做一些能够使自身放松的事情达到改善心理状态的作用,诸如阅读或者听音乐等,帮助产妇以积极、乐观的心理进行恢复。③哺乳护理:产妇在分娩后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时,为提高母乳喂养率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产妇进行哺乳指导。在哺乳前,需要对产妇的乳头进行清洗,避免使用碱性清洁用品进行清洁,防止乳头发生局部干裂现象,在哺乳过程中,需要纠正新生儿的吸吮动作,反正错误的吸吮姿势导致产妇乳头疼痛,哺乳后应引导新生儿自行松开乳头,防止强行拉出乳头后发生局部疼痛和皮肤受损现象,并将剩余乳汁排空,防止发生乳腺炎症状。④饮食护理:产妇的饮食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以清淡食物为主,在饮食中合理搭配产妇身体所需的各项营养元素,通过食用鸡蛋、牛奶、瓜果蔬菜、粗粮等补充体内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等。
2结果
2.12组母婴健康情况对比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2.50%(1/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0%(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20,P=0.000)。
2.22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userUpload/1(97768).png)
3讨论
分娩属于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其极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胎儿状况、产道以及产妇心理情绪等,而产妇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对分娩的正常进行及母婴健康均会造成较大影响,因而加强产妇产科护理,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支持对于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及母婴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我国医学科学技术越来越成熟,人们对于临床护理质量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产科属于比较特殊的科室,其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常规基础性护理缺乏针对性,对于产妇的心理变化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支持与辅导。整体护理属于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注重以人为本,将产妇作为护理的中心,为产妇提供综合性、优质的护理干预。整体护理融入现代护理观念,护理模式和程序较严谨,给予产妇针对性的护理支持和辅导,有助于消除其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同时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向产妇讲述分娩及新生儿看护等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助于保证母婴健康。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产妇分娩出血量、疼痛评分及产后抑郁评分低于比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的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提升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近年来,护理理念在不断转变的医学模式的作用下不断变化,护理疾病不再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唯一内容,护理患者本身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其重要性不断提升。新生儿出生于产科,因此产科一方面承担着护理产妇的任务,另一方面还承担着护理婴儿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产科对护理就具有更高的要求。相关医学研究表明,产妇自身心理情况对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要想促进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直接降低,关键是要促进产妇负面情绪发生的有效减少。人的构成因素为生理、心理、文化等,所有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健康。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在产科对整体护理进行实施,能够将良好的前提条件提供给患者,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使护患关系更为密切,使母婴妊娠结局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松林.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6(14):109-111.
[2]许晓英.整体护理模式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6,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