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利 马文艳
武汉市儿童福利院 湖北 武汉43006
[摘要]目的 探究内科护理工作中,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在我院内科的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实施分层管理前收治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分层管理后收治患者纳入观察组,统计护理质量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与护理记录以及病房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组间对比有差异性;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大于对照组的85.00%,组间对比有差异性。结论 在内科护理工作中采用分层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对于优化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分层管理;内科;护理
护理管理工作结合护理工作内容及各科室护理工作特征,采用适合的办法约束护理行为,改进护理质量[1]。本次研究中以对比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在我院内科的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实施分层管理前(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分层管理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49岁~75岁,平均年龄(59.25±3.14)岁。观察组40例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48岁~76岁,平均年龄(58.24±3.25)岁。同时选取不同时段护理人员各25例为观察对象。不同组别患者及护理人员年龄等基线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可行对比调查。
1.2方法
对照组:此阶段并未实施分层管理,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观察组:此阶段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分层管理,具体如下:
(1)针对不同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构建主管护士、责任护士、业务护士、助理护士四级管理制度。
(2)在分级管理制度下细化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3)结合职称与工作年限实施薪资分配,创建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薪资管理制度。针对业务能力较强或特殊岗位护理人员,经由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对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评价,采用评分制各项目总分均为1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统计不同组别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护理工作质量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与护理记录以及病房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1。
2.2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大于对照组的85.00%,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2。
3 讨论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各医院也在尝试应用多种办法持续优化护理质量[2]。而有效的护理管理对于护理工作质量具有一定影响作用[3]。如本次调查结果所示,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与护理记录以及病房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组间对比有差异性。另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大于对照组的85.00%,组间对比有差异性。此结果充分证实了分层管理对于改善护理质量的积极作用。分层管理中结合不同护理人员设定分级管理制度,同时不同护理人员的职责也更为清晰,可为其日常护理工作提供指导,由此影响到其工作质量。而在分层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薪酬制度,促使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更为关注到以患者为中心的重要性,也由此使得患者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对护理服务更为认可。
综上所述,在内科护理工作中采用分层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对于优化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董秀英.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血液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05(010):154.
[2]穆晓花,张进华,许艳艳,等.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智慧健康,2018,004(019):25-26.
[3]贾冬梅,胡建,罗方.分析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043):P.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