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老年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心得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   作者:庞晓静
[导读] 目的 研究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 样本选取于2018年03月至2020年0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
        庞晓静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 样本选取于2018年03月至2020年0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92.30%)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为(47.32±5.13)分、(45.21±4.3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6.32±5.27)分、(52.50±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开展整体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状态,确保患者身心健康。
        关键词:恶性肿瘤;老年;焦虑抑郁;护理干预;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年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增高,老年患者耐受能力差,合并疾病较多,机体免疫力功能较低,容易出现负面情况,不利于身心健康。故本次研究分析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改善该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作用。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于2018年03月至2020年0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52例,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60~71岁,平均(64.32±5.22)岁;病程:1~3年,平均(1.12±0.76)年;疾病类型:肺癌10例、消化道癌3例、妇科肿瘤13例。观察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60~72岁,平均(64.58±5.20)岁;病程:1.2~3年,平均(1.15±0.83)年;疾病类型:肺癌14例、消化道癌5例、妇科肿瘤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根据肿瘤类型、病情程度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疼痛护理、抗感染护理等,干预时间为1个月。观察组:(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需主
动关心患者,了解其治疗情况,获取患者信任,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2)针对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了解患者文化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信息,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还可以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视频等,放松心情,尽量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3)争取家庭及社会的支持:患者家属、朋友等关心患者,对患者是一种鼓舞,因此护理人员主动与家属沟通,多关心患者,及时给予其安慰;邀请相同疾病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让患者感受到家庭及社会的关心和温暖,减少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情绪变化: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SAS量表分界值为50分、SDS量表为53分,评分超过分界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或抑郁情绪越明显。(2)满意度:采取医院自制满意度评分表,指导患者填写,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2.0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作为代表,计数资料以(%)为代表,分别开展t检验及χ2检验,若是P<0.05表示对比局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情绪状态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比较两组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一旦病情控制不佳,有可能就会面临死亡,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尤其是老年患者,其机体合并疾病较多,受到疾病的折磨,身心俱疲,易产生负性情绪,不配合治疗,无形中加快疾病的进展。本次研究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整体性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一方面,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整体性护理干预鞭策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家属等沟通,快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患者接受细致的护理。另一方面,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不良的情绪状态是影响疾病康复的因素之一。整体性护理干预将心理干预穿插在患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视频,邀请同类型疾病患者进行交流,分享疾病控制的方法,通过患者的同理心,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叮嘱患者家属多关心、陪伴患者,有利于稳定老年患者情绪。
        综上所述,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整体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丽萍,宋永倩.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6):205.
[2] 韩琳琳.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4):30.
[3] 张静.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3(4):729-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