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早期神经学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王绍芬
[导读] 研究分析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应用早期神经学评分的价值。

        王绍芬
        文山市人民医院新生科  云南文山  6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应用早期神经学评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损伤新生儿76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3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与训练,研究组患儿采取早期神经学评分,并根据其评分给予相应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脑功能的发育形成时间、姿势反射形成时间以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脑功能的发育形成时间以及姿势反射形成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脑损伤新生儿的治疗中应用早期神经学评分可以使患儿脑功能的恢复加快,并且患儿后遗症的发生率比较低,效果明显,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损伤;新生儿;早期神经学评分;应用价值
        新生儿可能会由于早产、围产期窒息等因素发生脑损伤,脑损伤新生儿的神经发育会受到很大阻碍,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1]。本文就此选取了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损伤新生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应用早期神经学评分的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损伤新生儿76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38例。研究组患儿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为5至20d,平均(13.65±2.12)d,对照组患儿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为6至19d,平均(13.47±2.05)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2]。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与训练,研究组患儿采取早期神经评分,并根据评分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先使用四肢训练、抬头训练、视听训练等新生儿的训练方式,患儿进入婴儿期后配合动作训练与记忆训练,高危的新生儿进行高压氧治疗,同时给予前庭功能、触觉、视觉、听觉等附加的刺激。注意在干预中与患儿家长要积极沟通,尽量获取家长信任与配合,使家长可以参与到对新生儿的训练中来。
1.3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儿经过干预前后的NBNA评分,该评分有五个内容,为原始反射、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行为能力以及一般评估,若是患儿的NBNA评分不足35分,则患儿表现为异常。
        (2)比较两组患儿经过干预后脑功能的发育形成时间以及姿势反射形成时间。
        (3)比较两组患儿经过干预后后遗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计算
        所有数据代入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算。

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运用t计算;以(%)表示计数资料,并运用x2计算。若最后结果P值在0.05以下(不含),则可证明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两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儿干预前的NBNA评分为(29.7±1.2)分,对照组患儿干预前的评分为(29.8±1.2)分,干预前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无明显差异(t=0.3632,P=0.7175);研究组患儿经过干预后的NBNA评分为(40.7±3.7)分,对照组患儿经过干预后的NBNA评分为(35.1±2.6)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NBN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t=7.6337,P=0.0000)。
2.2 两组患儿脑功能发育形成时间以及姿势反射形成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儿脑功能发育形成时间为:抬头(3.2±1.1)min,爬行(6.9±1.1)min,姿势反射形成时间为:平衡坐位(6.2±1.2)min,降落伞(7.7±2.1)min;对照组患儿脑功能发育形成时间为:抬头(4.5±1.8)min,爬行(9.4±2.0)min,姿势反射形成时间为:平衡坐位(8.1±3.2)min,降落伞(9.9±3.6)min。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儿经过干预后发生后遗症的例数为1例,后遗症的发生率为2.63%,对照组患儿发生后遗症的例数为6例,后遗症的发生率为15.79%,研究组患儿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x2=3.9337,P=0.0473)。
3.讨论
        NBNA测定有着测定时间短、操作简单、没有并发症、不良反应以及创伤性等优点,对新生儿的脑损伤的特异性与敏感性非常高,对于轻微的脑损伤能够更早发现,从而可以尽早地制定干预方案,提供治疗的依据,评分的结果也没有很大区别,更容易获取家长同意,为患儿的治疗提供治疗依据[4]。该种测定方式对足月的新生儿行为能力可以进行全方位地反映,准确评估新生儿的行为神经,对新生儿的智力开发有很大帮助。经过本文研究表明,研究组患儿的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脑功能的发育形成时间以及姿势反射形成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充分说明在脑损伤新生儿的治疗中应用早期神经学评分可以使患儿脑功能的恢复加快,效果明显,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杜桂莲,薛立军,文锦香.颅脑超声检查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06):732-733.
[2]杨丽,努尔买买提.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对脑损伤新生儿治疗的临床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5):62+64.
[3]罗中文,黄广文.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在评估早产儿脑发育中的效果[J].广西医学,2018,40(15):1678-1681.
[4]王静,姜娟,肖婷,黎红.单胎足月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信息,2018,31(06):74-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