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衰临床观察策略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高德祯
[导读] 观察并评价慢性心衰采取强心通脉颗粒治疗的效果。

        高德祯
        肥城市中医医院 山东泰安肥城市 271600

        【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慢性心衰采取强心通脉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0名患有慢性心衰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常规抗心衰治疗策略(对照组)、另一组再予以使用强心通脉颗粒治疗(观察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有关情况评价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CO、EDV、ESV值差异并不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LVEF、CO值更高,EDV、ESV更低(P<0.05)。结论:强心通脉颗粒用于慢性心衰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心力衰竭;慢性;强心通脉颗粒

        慢性心衰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疾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的后期表现,因其病症危重,所以也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强心通脉颗粒既能益气、又能活血,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显著疗效。下文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出加用强心通脉颗粒治疗,见具体总结:
1病例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科住院患者,结合其病史、体征、心电图等明确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级患者总计70例。将有以下情况者排除:(1)近半月有相关中药服用史;(2)急性心功能不全、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其它心脏疾病患病者;(3)心衰合并未被控制的感染、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严重电解质紊乱者;(4)妊娠、哺乳期、过敏等特定情况者。随机分两组后: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21~72岁,平均46.3±3.5岁,冠心病16例、高血压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观察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23~73岁,平均47.8±3.8岁,冠心病15例、高血压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两组基础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慢性心衰治疗指南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选用卡托普利片(初始1次口服12.5mg,每天2~3次,必要时可增量到50mg,每天2~3次)或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初始剂量2.5mg/次,结合患者耐受度适量增加到常用2mg维持量,1次或2次分服),无法耐受上述药物者改用比索洛尔(初时使用剂量为5mg,每天1次,或可相应调整剂量到10~20mg)、地高辛片(常用0.5~2片,每天1次;若达到快速负荷量,每6~8h给药1片,总量每日3~5片;维持量每次0.5~2片,每天1次)、利尿剂等常规药物。
        观察组另外使用强心通脉颗粒治疗,用量为每次1袋(15g)开水冲服,每天3次。
        治疗疗程总计3个月。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心输出量(CO)。
1.4统计学
        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上述观察指标做数据的检验,数据表达为均数±标准差的形式,使用t检验,检验结果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CO、EDV、ESV值差异并不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LVEF、CO值更高,EDV、ESV更低(P<0.05)。表1:
表1 记录治疗前、后组间超声测定心功能指标结果(±s)

3讨论
        中医认为慢性心衰的病因为心病久延,造成气血的阴阳损伤,随着各个脏腑功能的失调,使得血脉通行不得顺畅,水饮内停,继而导致淤血停滞,最终发病。中医提出:心主血脉,心脏是推动血液正常运行之根本,同时也有赖于心气的正常作用,如果心气欠弱,邪气扰心,那么在血运无力的状态下,心悸、气短等心衰症状便会发生,可以说,心气虚是慢性心衰疾病发生之根本。心气虚而致血运无力,血气虚而致血脉瘀阻,血气虚而致血液运行失畅、水液代谢异常。心衰病位主要在心,和脾、肺、肾有着密切关联,属本虚标实之证,气虚为本虚,血瘀为标实[1]。
        故而,在本文研究中提出采用强心通脉颗粒来治疗慢性心衰,其药物的组成有人参、黄芪、丹参、红花、三七、益母草、附子、桂枝等,其中人参和黄芪是为君药,可振奋心阳,促进气血顺畅运行,消除瘀血;丹参、红花和三七则均能够活血化瘀;益母草除了能够活血、祛瘀之外还能利水,入心包经,既能引经、又能消水;附子有着散寒、止痛的功效,桂枝则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作用,全部方剂的协调使用,皆能起到益气、活血之效,以补其虚、祛其瘀而实现治疗心衰的作用[2-3]。
        由上文研究数据结果证实,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强心通脉颗粒治疗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心搏量皆更见提高。是以既突出了西医常规药物的治疗特点,而且又见中药的标本兼治,以多途径来实现慢性心衰的治疗优势。
        综而以上全文,强心通脉颗粒用于慢性心衰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
参考文献
[1]喻正科,王国倩,张雯禹, 等.养心活血通脉汤对舒张性心衰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NT-proBNP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1):81-84.
[2]胡成玉,刘爱华.强心通脉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证候疗效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5):108-110.
[3]周洪伟,张冰,赵海鸿, 等.强心通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四川中医,2019,37(12):74-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