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高琳 王晓凡 宗世慧
[导读] 探究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对象抽取我院急诊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时段内收诊的急诊急救患者,对80例予以分组。

        高琳 王晓凡 宗世慧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对象抽取我院急诊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时段内收诊的急诊急救患者,对80例予以分组。就常规组选取40例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护理组选取40例研究对象给予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展开两组的临床观测,所得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展开对比。结果相较常规组,经对护理组进行观测,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所得结果呈更高显示,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后续加强应用推广的力度。
关键词:整体护理;急诊急救;护理应用效果
        一般情况下,医院中的急诊科患者所得病症常为危急重症,每天都会接收大量的危重疾病患者。对于急诊患者而言,抢救时间是非常危急且紧迫的,且对患者的后续治疗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急诊科的科室服务质量与医疗技术水平反映出该医院的医疗水平与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急诊护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1]。给予急诊患者适当的急诊护理可帮助医护人员把握住抢救的最佳时机,并为后续的病症治疗提供良好的治疗基础。因急诊患者往往危重病患占比较大,患者会因发病而产生不安、焦躁等不良的情绪,因此为达到帮助患者争取到最佳抢救时机的目的,给予患者整体护理进行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2]。整体护理是指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彻护理干预,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改善后续的疾病治疗效果与预后效果。故本文主要是探究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抽取我院急诊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时段内收诊的急诊急救患者,对80例予以分组。男性中共挑选了52例患者,女性中共挑选了28例患者。
        常规组患者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为(57.1±4.3)岁;护理组患者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为(57.5±4.4)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其余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身体指标实时监测、常规输液治疗、止血处理等。
        护理组:该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在患者抵达医院后,等待的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院前急救措施,缓解患者因发病快、死亡率高等疾病所存在的危险情况的发生,为后续的抢救争取更多的时间。抢救的第一步,是对患者生命体征与意识进行检查,初步评估患者的病况,并给予患者有效的急救干预措施,确保患者的呼吸保持通畅,及时为出血的患者进行止血操作。(2)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并建立静脉通路以及收取所需进行检测的标本。为防止患者出现意外情况,护理人员可事先做好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所需品的准备工作,根据患者表现出的病症情况,给予患者适当的抢救辅助措施。同时,护理人员需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工作。(3)因大部分的急诊患者均存在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状态的情况,无法以最佳状态接受抢救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根据情况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抚慰,给予患者足够的安全感,稳定患者的起伏变化的情绪,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抢救效率。(4)在患者抢救成功后,将患者移送至病房进行24小时的观察,待病情稳定后,给予患者对症治疗[3]。
1.3疗效标准
        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情况,其中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评定,分为不满意、满意以及非常满意3个级别。
        总满意率=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测得结果以SPSS22.0录入评测。计数即护理满意率情况以(%)的形式表述,经卡方值对结果检验;计量所得结果在表示时用(±S )形式,经t值对结果检验,检验值为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护理满意率
        相较常规组,经对护理组进行观测,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所得结果呈更高显示,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n(%)]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一般情况下,急诊患者往往是重病症患者,在进行急诊抢救时,往往时间紧迫,情况危急,合理有效的抢救措施为患者争取了最佳的救治时间。因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受到客观与主观因素共同影响,往往表现出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不利于抢救的成功进行,因此在抢救过程中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抢救的成功率[4]。
        在急诊急救的过程中,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对于病患而言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在以往的急诊护理中,一般将疾病与患者分离开,并以疾病为主,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体性护理开始受到临床上的广泛关注。整体护理主要的护理中心是以患者为主,是一种较为全面综合且完善的护理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带给患者更为舒适的护理体验[5]。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后续加强应用推广的力度。
参考文献:
        [1]陈锡红,尹小林,王瑾.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20,10(6):166-167.
        [2]梁益伟.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1):212.
        [3]刘静.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164-167.
        [4]张婷婷,姬鸿霞,班昀秀.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2):120.
        [5]张宇.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质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90):311-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