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东霞,张国菊,包瑞玲
邻水县中医医院 四川广安 638500
[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无痛分娩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500例正常足月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750例)与研究组(750例);研究组采用无痛分娩方式,对照组采用正常分娩方式,分析对比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以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全部产程时间和剖宫产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无痛分娩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能有效减少产妇的分娩疼痛,缩短全部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妇产科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关键词 ] 无痛分娩;妇产科;镇痛
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其全过程可分为3期,即3个产程。第一产程: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1] 。资料显示,分娩时由子宫收会引起剧烈疼痛,并贯穿整个分娩过程,导致给产妇带来了极大的疼痛和恐惧感。此外,分娩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会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出现兴奋,增加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泌释放,从而抑制宫缩及收缩子宫血管,最终造成延长产程、酸碱失衡及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后果现象发生。近几年来,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产妇因害怕自然分娩所产生的疼痛,导致选择剖宫产的人群逐渐增多。剖宫产手术虽然能有效避免因自然分娩而产生的疼痛感,但会导致术中出血、术后血栓形成率、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和子宫破裂等不良症状发生率上升,严重影响母婴结局[1]。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分娩疼痛,改善母婴结局成为目前临床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就是为了讨论无痛分娩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500例正常足月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750例)与研究组(750例)。研究组:年龄最大35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29.43±3.18)岁,初产妇531例,经产妇219例;对照组:年龄最大34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28.76±3.42)岁,初产妇538例,经产妇212例。根据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要求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或其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选入标准:①无相关严重并发症;②病历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①精神病患者;②意识不清醒;③不同意、不配合本次实验者。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自然分娩,不使用任何镇痛剂。研究组采用无痛分娩,具体操作如下:①在产妇子宫口开张到约3 cm时对产妇进行镇痛泵静脉镇痛;②选取产妇L1~2或L3~4间隙处进行硬膜外穿刺,将5 mL的1%盐酸利多卡因注入硬膜外腔内,并在注射5 min后对麻醉部位进行观察检测;③添加10 mL的0.2%盐酸罗哌卡因,当控制疼痛减退到T10左右时而终止;④将50 mL的0.15%盐酸罗哌卡因与4.0 mg/mL芬太尼混合液注入微量泵中,并且每30 min推注3.5 mL混合液(若产妇感到疼痛剧烈,可以采用自动加入混合液,直到宫口开大后停止注药);⑤当胎盘分娩出后,可以再注药1次避免因缝合切口带来的疼痛感 [2]。
在无痛分娩的整个过程中,由妇产科大夫给予产妇心理护理及相关性的指导,保证分娩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全部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镇痛效果根据临床评判标准将其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种。显效:顺产且未产生痛感;有效:出现轻微疼痛感,且可以忍受;无效:出现剧烈持续疼痛感,并且无法忍受[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对比分析
研究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对比分析[n(%)]
2.2 无痛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研究组产妇的全部产程时间和剖宫产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无痛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分析
3 讨论
实 验 结 果 显 示 , 研 究 组 产 妇 的 镇 痛 效 果 可 达 到100.00%,能有效地将分娩疼痛降至最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并且不会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不良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4]。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能有效减少产妇的分娩疼痛,缩短全部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妇产科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瀛培,徐华博.卫生行政与妇女保健实践:20世纪50年代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在上海[J].妇女研究论丛,2021(01):93-112.
[2]李巧婵.无痛分娩对COOK球囊引产效果和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01):139-142.
[3]武娜.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疗效和对产程的影响[J].保健文汇,2020(11):46-47.
[4]孙蓉,陈绍传,王利民.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0,12(10):81-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