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治疗对其月经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张意
[导读] 本文主要对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接受刮宫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了解治疗方案的优势。

        张意
        武汉市普仁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接受刮宫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了解治疗方案的优势。方法:选择参与者为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200例(时间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以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共2组,各100例)。对照组在此次中采用刮宫术治疗,干预组在此次中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治疗结果。结果:两组妊娠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管患者选择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或选择刮宫术治疗,均可有助于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症状的进一步改善。但在此次治疗中患者接受电切术治疗取得的疗效比刮宫术治疗更具有治疗优势,术后出现复发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可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刮宫术;药物
        全世界有1.76亿妇女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相关的疼痛和不孕症,这严重损害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此外,这种慢性和折磨人的疾病给社会带来了相当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还没有足够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从症状出现到诊断的时间间隔平均为6.7年。虽然疼痛可以通过药物抑制排卵来暂时控制,但病变无法根除。相反,手术通常与止痛有关,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1]。选择参与者为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200例(时间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以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共2组,各100例),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治疗选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保守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 ,如下文详述: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
        选择参与者为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200例(时间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以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共2组,各100例)。对照组在此次中采用刮宫术治疗,干预组在此次中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照组年龄20-46岁,年龄均值为(33.86±7.29)岁;干预组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为(34.05±7.84)岁。宫腔镜检查的特征,如子宫内膜糜烂,血管扩张[6]和慢性子宫内膜炎症已经在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中得到确认。切除息肉的位置通常是前壁和后壁,其中眼底是第三常见的位置。息肉的位置在解决生育问题时相当重要。例如,与从子宫体下1/3处切除息肉的患者相比,切除子宫颈息肉在更大程度上改善了妊娠率。EPs妇女流产率较高可能是由于的增加抑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并减少流向子宫内膜衬里的血流量。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如血管脆性、表面糜烂、缺血性坏死和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发生EPs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和使用三苯氧胺[15,16]。绝经后息肉的患病率高达6%,这取决于所研究的人群。服用他莫昔芬和HRT的妇女发病率增加。本次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数据采集自本院病案系统,通过输入患者的个人信息(年龄、性别和家庭住址),包括相关疾病和患者的情况,取得患者的资料。两组资料相关指标的对比无差异(P>0.05),结果可比对。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刮宫术治疗,患者硬膜外麻醉,获取膀胱截石位。经宫腔对子宫腔进行检查,切除良性占位性病变。
        干预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方式,取硬膜外麻醉,子宫颈扩张,之后展开宫腔镜检查。应用甘露醇(浓度=20%)进行子宫腔扩张,保障手术视野暴露。与其子宫后部,从左到右、从上至下完成逆时针切除,之后进行子宫内膜息肉的切除。应用电切环经过电凝球进行出血点止血。
1.3 统计学研究
         本次使用Windows系统安装的SPSS 22.0对所有数据进行获取,数据在分析中独立非正态分布选择数据定义,而该方式的表达标准以平均值±标准差(SD)或百分率两种方式进行检验。定量与独立在此次中进行t检验和比较,经卡方检验对此次所得的数据进行两组之间的比较,在数据得出后需注意P <0.05状态时,可认定为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妊娠率分析
        干预组妊娠率57.0%(57/100);对照组为38.0%(38/100);两组妊娠率比较中有明显差异,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
        表1 两组妊娠率比较

2.2 两组复发状况分析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7/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0%(26/1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有明显差异,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EPs)表现为间质和子宫内膜腺体增生,在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中都可以看到凋亡调节的丧失以及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过度表达。这些通常是无症状的,偶然发现超声扫描;症状包括出血或异常阴道分泌物。大约有25%的绝经后妇女患有子宫出血。周期性HRT的妇女可能有不规则或严重的“月经”出血。在绝经前患者中,EPs可导致不孕。息肉的发生似乎取决于许多遗传改变,以及代谢、药物诱导和环境因素。据报道,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酶、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年龄、绝经状况和类固醇激素受体。刮宫术是常见治疗方式,因为手术操作简单,只需要对子宫息肉数量、尺寸进行确定,选择合适的刮匙则可展开治疗。但因该术式术后复发率告,妊娠率降低。而电切术可按照年龄、剩余要求进行安排,医师掌握好要求并展开麻醉后,即可进行手术。加上该手术精准度高,复发率小,妊娠率高,因此更受女性欢迎。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妊娠率91.0%(91/100);对照组为72.0%(72/100);两组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有明显差异,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有明显差异,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的控制效果比对照组更为有效,可达到理想的远期效果。
        概而言之,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之后患者疗效明显比保守治疗更高,患者出现复发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妊娠率比常规应用单一手术治疗的患者更高,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栋霞,马桂霞.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对临床疗效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28(10):112-113.
[2]肖菲.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7):68-69.
[3]秦晓静,丁涛.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2):51-53.
作者简介:张意(1997-02-16),女,汉族,籍贯:湖北省武汉市,当前职务:护士,当前职称:护士,学历: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