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穿刺治疗急性脓肿期乳腺炎的疗效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杨弘
[导读] 观察研究急性脓肿期乳腺炎通过中西医结合且配合穿刺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急性脓肿期乳腺炎通过中西医结合且配合穿刺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杨弘
        泰州市中医院 江苏 225300

        摘要 目的:观察研究急性脓肿期乳腺炎通过中西医结合且配合穿刺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哺乳期急性脓肿期乳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8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各43例,均通过超声检测下定位穿刺吸脓外加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还外加中草药进行辅佐治疗。结果:观察组在脓液消退时间、平均治愈周期明显短于对照组,转手术治疗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配合穿刺技术治疗急性脓肿期乳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药;脓肿期乳腺炎;穿刺法;中西医结合
        哺乳期初产妇更易发生急性脓肿期乳腺炎,在产后一段时间内,由于产妇对母乳喂养方法和乳腺保养等相关知识的缺乏,常常没有及时的给新生儿有效吸吮以及及时的排出乳汁造成乳汁堆积,加上细菌侵入,导致乳腺管不畅通。长时间乳汁积滞更容易使得乳房及乳晕区伴随红肿热痛,引起乳腺脓肿,从而引发急性脓肿期乳腺炎,给患者母乳喂养造成困难。通过对86名急性脓肿期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研究,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配以穿刺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6名急性脓肿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中的初产妇有38名,经产妇有5名,年龄在24—38岁,平均年龄在(28.5±3.2)岁;超声检查出肿块在6㎝3—42㎝3,平均肿块(26.3±5.1)㎝3;对照组中,初产妇有40名,经产妇有3名,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在(27.6±2.6)岁;超声检查出肿块在7㎝3—46㎝3,平均肿块(27.4±3.6)㎝3。经对比,两组资料在年龄、肿块大小等方面的统计学的检查没明显差异。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过B超诊断仪确定脓腔的位置、大小和个数,患者行平卧位,在对患侧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12号针头,20ml针管,在脓腔距表层皮肤最近的地方找一穿刺点,深入脓腔后进行抽脓。若脓液过于黏稠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进行穿刺抽吸,反复多次后,直至脓液变清。若有多处脓腔,可在超声指引下分别抽吸。一次穿刺无法痊愈者,可行多次穿刺,一般隔天进行穿刺治疗,直至抽出物清亮无脓液为止。若穿刺治疗无明显效果者转为小切口手术治疗。
对照组在抽出的脓液进行药敏试验后予以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在抽出的液体通过药敏试验后以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配合以中草药内服进行辅佐治疗,药物组成如下:蒲公英60g、瓜蒌皮20g、丝瓜络20g、甘草10g;若体内热毒壅盛、肝气郁结,可加入金银花25g、赤芍15g、柴胡10g;患侧的乳房肿块过大,红肿热痛明显,可加入夏枯草10g、郁金10g、当归15g;若乳汁淤积过多,难以排出,可添加漏芦10g、生麦芽20g、泽泻10g;中药一剂一天的量,用水煎煮两次,熬制成600ml药液,早中晚各服200ml,脓肿轻症者内服七天,脓肿严重者增至两个星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脓液平均消退时间、平均治愈周期和转手术治疗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采用t值和χ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统计表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组转手术治疗例数为0,对照组有2例转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脓液平均消退时间、平均治愈周期上都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哺乳期妇女特别是初次生产的产妇由于对科学哺乳知识的缺乏,喂养方式的不正确,在产后母乳喂养的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出现乳汁堆积、乳房肿胀、局部红肿等现象,细菌长期侵入会发生急性脓肿性乳腺炎。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多感到患侧乳房有明显的肿胀和疼痛,严重的影响了哺乳期产妇的工作和生活,同时给母乳喂养带来了不便。
        在治疗急性脓肿期乳腺炎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到患者患处的实际情况,是否有乳头破损、乳头发育不良、局部脓肿、积乳过多和乳汁分泌不畅等情况,综合分析及治疗。在B超检测仪的诊断下,当发现患侧乳腺形成一个或多个闭合性脓腔时,可以考虑进行穿刺抽吸的治疗方案,穿刺治疗创口小,恢复时间短,便于患者尽快的的投入工作和生活,尽快的母乳喂养。
        中医“乳痈”中包含了急性脓肿期乳腺炎,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草药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其中,组方中蒲公英清热利尿解毒,特别善治乳痈内痈,药理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瓜蒌皮有利气、宽胸、散结的功效,善治乳癖乳痈,药理上具有促进细胞免疫、抑制溃疡的作用。丝瓜络在治疗胸胁胀痛、乳汁不通和乳痈方面功效独特,可使乳汁分泌畅通,有强心利尿、疏通经络、镇痛消炎的作用。配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平均脓液消退时间及平均治愈周期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转为手术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运用中草药配合抗生素行穿刺治疗急性脓肿期乳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亚炜,张尚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35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03):67-68.
[2]曾金香;易锦锦;欧阳秋;周玉珍;罗小冬;;热敷按摩预防急性乳腺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04期
[3]张智慧.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5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06):989-990.
[4]陈昱君,朱永军.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7-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