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张艳玲
[导读] 护理干预对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张艳玲
        辽宁省肿瘤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 护理干预对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 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院内收治的72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6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对比疲乏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后,参照组的疲乏情况和生活质量比观察组差,存在数据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更全面的养护患者,改变疲乏情况和生活质量,凸显护理影响力。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综合护理
        肺癌会过度消耗体能,癌因性疲乏会加重身体负担。机体长期处于疲乏、困倦等状态中,无法正常生活。常规护理虽能为患者提供某些建议,但收效甚微,很多患者都未曾按指导调整,精神、身体等依然较脆弱。为改善护理现状,综合护理结合实际,从多个角度干预患者,降低疲乏程度,调节身体和心理感受[1]。患者重新对生活恢复热爱,生活质量变高,能自行处理较多事项,护理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用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院内收治的72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6例。共有48例男、24例女,均(56.48±7.25)岁,肺癌分期:31例Ⅰ期、18例Ⅱ期、15例Ⅲ期、8例Ⅳ期。基线资料不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全部经病理检测确诊为肺癌,并且用BFI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3个月内死亡、意识或精神类疾病、全身免疫类或血液疾病。
1.2方法
1.2.1参照组
        常规护理:协助患者化疗或放疗,监测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对症采取措施。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
1.2.2观察组
        综合护理:①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同时进行:要依托心理护理让患者尽量多的掌握健康知识,调整好心态的同时理性看待疾病和疲乏感。可为患者耐心讲解疲乏原因、机体现状等,减少患者疑问和恐惧感,尽力提高依从性。②运动干预:以有氧运动为主,可利用散步、气功、太极等增加体内氧气含量、改善机体免疫力。每天至少进行15-30分钟,跟随疲乏程度和身体承受能力逐渐延长时间,不可过度强求。运动过程中护理人员和家属要全程陪同,做好保护措施,避免摔伤、磕碰等。③呼吸功能干预:每天协助患者做深呼吸等练习,需要保持坐位或卧位,每次都要集中精神、姿态自然、全身放松,尽力深吸气到最大程度,屏气2-5s后慢慢呼出,然后逐渐增加屏气时间,可达到10s为宜,每天晨起和晚饭后半小时可分别进行一次,每天坚持,增加肺活量,保障体内氧气含量。④睡眠干预:需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对湿度、温度、亮度等严格要求,保障患者在病房中足够放松,促进夜间入睡。还可配合晚间足浴、按摩、针灸等,改善睡眠质量,让机体在夜间好好休息。⑤饮食干预:利用营养学知识,引导患者健康饮食,保障蛋白质、维生素等每餐摄入量,维持好机体营养供应和代谢。每餐要控制好摄入量、体位等,避免积食、误吸、消化不良等。格外注意饮食禁忌,不能碰烟酒、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
1.3观察指标
        用BFI自评量表对护理前后的疲乏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无疲乏、1-3分轻度、4-6分中度、7-10分重度,信度系数控制在0.97、效度系数控制在0.92,然后统计出疲乏程度的相应例数,利用护理后的轻度、中度和重度疲乏例数生成疲乏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完成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统计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比较时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显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疲乏情况
        护理前两组的疲乏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疲乏率仅有52.78%,而且多见于轻度和中度疲乏,观察组的疲乏情况比参照组好,数据有差异(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n(%)]

2.2比较生活质量
        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参照组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 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n(±s),分]

3  讨论
        肺癌癌因性疲乏会降低机体活动能力,让患者出现嬴弱、精神状态不佳等,护理对患者的疲乏程度应格外注意。常规护理中包含的内容可支持患者治疗、常规养护,但不曾照顾到心理、精神状态等,患者在护理中的疲乏情况不明朗[2]。综合护理的涉及面较广,可对呼吸、饮食、运动等大力干预,减少导致疲乏的因素,调节好身心,降低疲乏程度。
        综合护理能安排好每项护理措施,控制好干预力度,保障患者在护理中的接受能力,提高护理依从性。患者能尽量多的吸收健康知识,按指导坚持锻炼,呼吸情况、体质、饮食习惯等变化明显。主要体现在疲乏程度下降上,在疲乏情况数据中,观察组中患者在护理后并未出现重度疲乏情况,可见综合护理可改善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身心感受。坚持呼吸、体质锻炼,配合健康知识、睡眠干预和饮食干预内容等,可调节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脏器运转、骨骼和关节灵活度等,促进机体恢复力量,有效对抗疲乏感[3]。睡眠、呼吸等对体质恢复有较多帮助,从生活质量数据中可发现,综合护理后患者的精神健康等较好,能自行完成某些生活事项。患者对待疾病、自我调养等更积极,护理建议能尽量被采用。癌因性疲乏不再过度干扰患者,治疗和护理可顺利推进,肺癌癌因性疲乏护理的影响力变大。综合护理的干预面较多,每项措施都围绕机体健康开展,从不同方面削弱癌因性疲乏,为机体好转提供帮助。护理过程较细致,可顺利改善患者的不良习惯,帮助患者养成好的作息规律,提高机体免疫力。护理不再受限,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多使用。经此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疲乏情况和生活质量比参照组理想,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能改善疲乏情况,对生活质量负责。
        如上所得,综合护理能从多方面干预患者,减轻疲乏程度,让患者更舒适。生活质量也随之变好,护理影响力持续增长,值得在肺癌患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桂香. 正念减压疗法对老年丧偶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 40(2):430-436.
[2]孙怀军. 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效果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 26(4):66-68.
[3]任跃君. 个性化系统护理干预对肺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所致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9, 33(13):2315-2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