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
西安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输注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血量补充在重症胸部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重症胸部创伤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项目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均各有差异,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措施是限制性液体联合血量补充,研究组采取的方式为高渗盐水输注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血量补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平均输液量、输注红细胞量均少于对照组。复苏30、60min后,两组的乳酸水平、碱缺失程度均高于入院时,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复苏起始时间、复苏治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高渗盐水输注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血量补充在重症胸部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组织器官灌注、减轻代谢性酸中毒程度、维持机体凝血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关键词:重症胸部创伤;创伤失血性休克;高渗盐水;限制性液体复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项目选自我院急诊科进行重症胸部创伤后失血性性休克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项目。此次的研究项目的样本例数为80例,将参加此次的研究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例数为37例,研究组的例数为43例。研究组的男女比例数为28:15,对照组的男女比例数为27:10。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岁。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为闭合性和开放性的损伤。所有参加本次研究项目的研究样本均符合研究要求,同时研究患者的均由其家属同意参与。
1.2 一般方法
纠正患者缺氧状态、止痛,同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等常规救治药物。救治期间严密监测患者中心静脉压、肝肾功能、动脉血气等指标;明确相关诊断后立即实施急诊确定性手术,控制活动性出血。
对照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血量补充治疗。快速开放2条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同时将500mL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加入至1000mL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滴注速度控制在500mL/h,晶胶比例设置在2∶1~3∶1。当监测仪显示患者收缩压上升至70~75mmHg时,减缓滴注速度,同时严格限制晶体液输注量,控制麻醉深度,待手术止血后将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研究组给予高渗盐水输注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血量补充治疗,于液体复苏前输注7.5%高渗盐水,4mL/kg,于15~30min内输注完毕。血量补充及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同对照组。两组均于止血治疗成功后停止液体复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复苏起始时间、平均输液量、输注红细胞量。(2)血浆乳酸水平、碱缺失程度。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浆,采用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BS-380)以干化学法测定乳酸水平,并将血液标本滴定至pH7.40,根据消耗碱的量评估碱缺失水平。(3)复苏治愈率。经救治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即为复苏治愈。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复苏起始时间、平均输液量、输注红细胞量比较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研究组的复苏开始时间、平均输液量以及输注的红细胞量要比对照组的优越,详细内容参阅表1可知。
表1:两组患者复苏起始时间、平均输液量、输注红细胞量比较
组别 例数 复苏起始时间(min) 平均输液量(mL) 输注红细胞量(mL)
研究组 43 20.32±2.47 2078.57±113.62 308.92±64.38
对照组 37 19.64±2.28 2917.43±162.19 417.83±71.65
t - 1.272 27.074 7.160
p - 0.207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乳酸、碱缺失水平比较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研究组不同时间段的乳酸、碱缺失的水平比对照组的更加优越,详细内容参阅表2可知。
表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乳酸、碱缺失水平比较
组别
例数 乳酸 碱缺失
入院时 复苏30min后 复苏60min后 入院时 复苏30min后 复苏60min后
研究组 43 1.37±0.17 1.61±0.24 3.02±0.27 -2.57±0.32 -4.17±0.97 -5.08±1.32
对照组 37 1.43±0.20 2.34±0.28 5.62±0.63 -2.49±0.35 -5.71±1.22 -7.11±1.66
t 1.451 12.558 24.584 1.068 6.286 6.090
P 0.151 <0.001 <0.001 0.289 <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复苏治愈率比较
研究组复苏治愈率为97.67%(42/43),与对照组的89.19%(33/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10,P=0.271)。
3 讨论
严重的胸部创伤后出血性休克患者处于灌注不足和缺氧状态,并且处于危急状态。需要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以避免长时间的延误并引起重要器官的衰竭。同时,保持血液循环也是治疗的关键。选择科学上合适的急救计划是当前临床研究的关键主题。先前的研究发现,大量电解质输入会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同时又会恢复人体的循环功能,影响患者的复苏质量,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限制性的液体复苏模式是在手术前对休克患者进行液体输注,这可以有效地满足身体的需要,同时将患者的血压保持在适当的临界值,直到完全抑制活动性出血为止。它可以在确保有效组织血液供应的同时,确保有效的组织血液供应。维持人体正常的补偿机制和内部环境,但很容易引起凝血障碍。高渗盐水目前是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辅助方法。高渗透压可促进细胞内和细胞间水向血液的转移,从而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血压并改善体循环,可有效避免因液体复苏而引起的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通过此次的研究项目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复苏30、60min后,研究组乳酸水平、碱缺失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更低。说明高渗盐水输注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血量补充可有效改善重症胸部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组织器官灌注及乳酸酸中毒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在限制性液体复苏前输注高渗盐水可在改善血流动力学的同时避免血液过度稀释,维护红细胞携氧能力,进而缓解代谢性酸中毒程度。
综上所述,高渗盐水输注结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和血容量补充对严重胸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紧急治疗有效,可以有效改善组织和器官的灌注,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的程度。人体的凝血功能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参考文献:
[1]段晓东.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评估[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8):3055-3057.
[2]贾伟涛.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失血性休克[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3):27-29.
[3]贺慈.不同液体复苏模式对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处方药,2019,17(07):154-155.
[4]费胜海.重症胸部创伤併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处置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5):39.
[5]陈少武,陈万忠,曾德智,陈广铨.不同液体复苏模式对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08):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