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芸萍 彭小露(通讯作者)
重庆市中医院康复科 重庆 400000
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中选取98例,随机分成协同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分别有49例,常规组中的患者接受了普通护理,协同组中的患者接受了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协同护理的干预,协同组患者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比较,可见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可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这有利于患者树立正确的抗病意识,改善吞咽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关键词:协同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
脑卒中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常见并发症有吞咽障碍、肢体功能不良等。脑出血、腔隙性梗死、脑梗塞均可造成吞咽功能够障碍,严重情况下,患者会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甚至是窒息,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为此,针对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改善吞咽障碍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以合适护理方式,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为此提出协同护理模式,其有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1]。本文就协同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进行简要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在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中选取98例,随机抽取病床号的方式分成两组,协同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分别有49例,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协同组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43例,年龄从53岁到75岁,平均年龄是(63.54±3.43)岁;常规组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42例,年龄从52岁到75岁,平均年龄是(63.47±3.39)岁。对这些患者进行洼田式饮水试验,将其分成不同级别,Ⅱ级7例、Ⅲ级49例、Ⅳ级31例、Ⅴ级1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性不大(P>0.05),可做对比分析。经患者和家属同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才正式进入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中的患者接受了普通护理,依据患者病情,每天监督患者服药,带领患者进行基本康复训练。协同组中的患者接受了协同护理,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建立协同护理小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并就患者看康复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全方面的健康教育
制作健康手册,发放给患者和家属,并定期进行健康讲座,传授给患者和家属一些脑卒中的知识、并发症预防、并发症处理措施、吞咽危害、协同护理内容等。
1.2.2 多方面的护理
针对患者的饮食,向家属和患者讲解具体饮食注意事项;进食时应保持仰卧位,食用量以一口量为准,不能过多;以膳食均衡为准,患者康复早期可运用鼻饲方法进食,主食尽量以蔬菜汁、果汁、牛奶等一些流食为主,中后期可以就患者具体情况设定食谱,如果患者可自己进食,就能使用稠粥、芝麻糊、蛋羹和果冻等,这些食物利于营养吸收,可以确保基本营养支持。引导患者以及家属,积极配合协同护理,参与协同团队训练。为患者讲解康复训练基本原则、训练方法、训练的重要性等。监督患者有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睡眠,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维持优良室内环境,有能力的患者可进行适当运行,提高体质,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
1.2.3 基给予患者技能辅导
患者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进行一次吞咽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训练。第一,保持仰卧位,一般为30°的半坐卧位,让患者放松自己的颈部,避免误咽。第二,护理人员冷刺激患者的咽部,同时进行吞咽,以强化患者吞咽力度与反射的强度。第三,促使患者活动舌头,可以主动牵引患者舌头做各个方向拉伸运动,或者被动进行,反复练习。第四点,督促患者做发声训练。第五点,训练患者语言表达能力。第六点,促使患者学着咳嗽,可以自由控制声门,强化呼吸自主的控制力。第七点,患者吞咽过程中护理人员可用食指及拇指托住患者的甲状、环状软骨,促使这不部分上提,一致到食物被咽下去[2]。
1.2.4 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当患者出现了吞咽和语言的功能障碍,就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为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必须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降低悲观程度,改变厌世情绪,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治疗中,防止患者自暴自弃[3]。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洼田饮水实验,评估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洼田饮水实验评分越低,表明吞咽功能评分越高,恢复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s,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过协同护理的干预,协同组患者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比较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s,分)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从表2中可以看出,经过协同护理的干预,协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协同组与常规组比较,可见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分)
3 讨论
在医疗领域,协同护理是一种为临床患者提供的新型综合服务,是对于传统护理服务的改良,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协同护理最为明显的优势为,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激发出患者与家属的积极性,促使患者运用出自己的潜在能力,提升自我约束力,不断改善生活质量,进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4]。对于脑卒中的研究,可以看到很多患者因为吞咽功能障碍的问题,进食的时候会有呛咳问题,进而出现了一些消极心理,焦虑、恐惧、抑郁的程度加深,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残的问题;抑郁心态也会作用到患者的吞咽功能,不利于其恢复,患者不能主动强化自己的吞咽功能,进而越来越严重。为此,提出为患者提供协同护理服务,尽早干预患者的康复,护理团队要鼓励患者,引导患者表达不良情绪,宣泄情绪,才能保持良好心态进行康复训练。另外,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吞咽康复训练指导,以发挥出训练的最大效用,进而促使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经过协同护理的干预,协同组患者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协同护理对于吞咽功能恢复的积极作用。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可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有利于患者树立正确的抗病意识,改善吞咽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升,此模式值得在今后的脑卒中护理工作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史玲梅,李玉姐.协同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1).
[2]谢明,唐宝丽.协同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009(016):198-199.
[3]陈玉芳,刘祉嫣,曹露阳,等.协同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7):241-244.
[4]何丽明,梁伟容,肖鹏,等.协同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训练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8,025(010):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