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郭茜
[导读] 探究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的价值。

        郭茜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重庆  400012
        【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纳入92例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4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甲组),另外46例患者开展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干预(乙组),评估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乙组经过干预后,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及健康知识水平均显著高于甲组;乙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甲组(P<0.05)。结论: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合理应用,可显著提升其自护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病情进展。
【关键词】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属于全身性慢性疾病,本病主要指多种因素导致胰岛素的生物作用受损或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1]。目前临床针对本病多采取药物控制血糖治疗方案,而近些年大部分研究学者提倡结合饮食与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更佳,而这一方案在临床实际开展需要患者的全面配合,因此需要努力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2]。本研究将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实施于我院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深入探讨其应用体会,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本文将我院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甲组男女比例17:29,年龄43~72岁,均值(57.56±3.24)岁;乙组男女比例18:28,年龄44~71岁,均值(57.62±3.19)岁,以上一般资料(P>0.05)。
1.2方案
        甲组:护士常规遵医嘱用药,开展监测血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措施。
        乙组:(1)饮食自我搭配:护士制作并发放营养成分表与糖分计算手册,教会患者食物换算方法,鼓励其自行制定每日食谱,注意多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低糖、低脂食物;强调饮食注意定量饮食、少食多餐。(2)血糖自我监测:护士为患者进行尿糖、血糖自测方法教学,告知其若血糖在短时间内出现持续性波动或血糖值过高需立即前往医院;向患者讲解胰岛素注射方法、降糖药物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等,嘱咐患者严重遵医嘱用药,不可私自停药;用药期间若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就医。(3)强化情绪调节:护士根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及年龄为其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案,鼓励患者主动参与临床护理工作、寻求自我价值;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式对自身负面情绪进行宣泄,保持乐观心态接收系统治疗;嘱咐亲友多给予患者关心,提供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1)自我护理能力: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及健康知识水平三方面,总分120分,分值越大患者自护能力越强[3]。(2)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1.4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行t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自我护理能力
        两组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乙组患者经过干预后,其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优于甲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S,n=46,分)

2.2血糖指标
        乙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甲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mmol/L)

3.讨论
        糖尿病具有病程漫长且绵延难愈的特点,若未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还有可能引发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临床致残率较高;再加上糖尿病无法彻底治愈、需要终身用药,患者容易丧失治疗信心[4]。因此积极开展科学合理的干预模式尤为必要。
        自我护理模式主要通过强化患者自我护理意识,通过饮食自我搭配、血糖自我监测及强化情绪调节以提升其自护能力,以获取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评分以及血糖指标均优于甲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护士通过发放糖尿病饮食相关手册,使患者明确饮食需严格遵循定量进食、少食多餐的原则;并教会患者血糖自测的正确方法,可确保其在家中检测出异常血糖后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此外,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还通过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及心理疏导,并指导患者合理调节自身情绪,可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对待治疗;不断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自身护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恢复。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患者选择慢性病自我护理模式实施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促使血糖水平降低,从而有助于病情控制,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蔡颖,刘铮,常丽菊.以老年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20,19(6):60-67.
[2]崔银杰,张超,贾爱玲, 等.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145-147.
[3]吴蓓瑞,栾伟,温翠红.基于糖尿病同伴支持的饮食自我护理管理现状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3):28-29.
[4]李良秀,杨丽,朱雪梅, 等.群组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8,33(10):5-8.
[5]秦风林.个性化自我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后罹患2型糖尿病产妇的防控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5):2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