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高艳萍
[导读] 探究针对性护理方法在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护理中所取得的应用效果。

        高艳萍
        天全县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  625500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方法在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护理中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1-2020.12,76例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38例。常规护理法用于对照组,针对性护理法用于观察组。观察两组造影剂外渗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造影剂外渗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方法在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患者护理中应用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针对性护理;满意度

        增强扫描作为CT诊断中一种重要的类型,该种检查方法建立在CT扫描的基础上,造影剂经高压注射液往静脉内进行注射,使病变及正常组织的对比度得以增加,大大增加了疾病诊断准确率及检出率。在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时,需要在加压及较快速度下进行。造影剂外渗发生率较高,一旦出现外渗情况时,极易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局部溃疡、疼痛及组织坏死等情况。为了降低造影剂外渗率,应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1]。本文将76例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针对性护理方法所取得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1-2020.12,76例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38例。对照组,男、女为20例和18例,22-74岁,均值(46.3±2.3)岁;观察组,男、女为19例和19例,23-75岁,均值(45.9±2.6)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法,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需要对患者有无出现造影剂过敏进行观察,并告知患者CT增强扫描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扫描流程等。
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法,以患者的血管、性别及年龄情况为依据,明确造影剂外渗高危人群,对于一些血管硬度较大、年龄较大及弹性较差的患者应增加重视度。有很多患者在接受检查之前,心理负担较大,会出现担忧病情及疼痛感等情况,进而影响检查结果。还有一些患者的交感神经会出现过度兴奋等情况,加速了血管的收缩,引发造影剂出现严重外渗。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检查之前,应给予患者科学的心理疏导,确保紧张心理状态得以快速消除。另外,还应合理选取针头及穿刺部位,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针头及穿刺部位。应选取容易进针、不容易滑脱的血管,穿刺部位应避免选择穿刺过及关节弯折处,应选取粗直的血管进行穿刺,并合理选取留置针。应加大对护理人员穿刺水平的培养,在为患者进行穿刺时应选择一些技术较为娴熟的人员,应确保能够一次性穿刺成功,并固定好针头,以患者的血管情况及耐受度为依据,对造影剂的输入速度进行调整,在能够确保检查质量的同时,应降低输入造影剂的量及注射速度。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期间,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外渗情况,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做好局部封闭处理,为患者涂抹七叶皂苷钠凝胶和地塞米松。
1.3观察指标
        观察造影剂外渗率。
护理满意度,满意(80-100分),一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与得分呈正比例关系。
1.4统计学处理
SPSS22.0软件,造影剂外渗率及护理满意度用(%)表示,用检验,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2.1造影剂外渗率对比
对照组,造影剂外渗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21.05%;观察组,造影剂外渗例数为1例,发生率为2.63%。造影剂外渗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 1 护理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近年来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疾病探测中CT增强扫描被广泛应用,与其他病情探测手段相比,CT增强扫描技术本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分辨率,可完成对人体各个器官及部位的有效检查,为医生进行疾病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CT增强扫描的原理为经静脉给予患者水溶性碘造影剂,之后再对患者进行扫描,增加了邻近正常组织与病变组中值之间的密度差,病变显示率明显提升,并且能够将病理组织性质直观的反应出来。但是若造影剂处理方法不当,极易出现造影剂外渗情况,影响疾病临床治疗效果[2]。
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造影剂外渗风险,有助于确保患者肿胀感能够快速消失,瘀血在7d内会逐渐消散,疾病预后效果较好,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显著。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造影剂外渗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方法在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护理中应用具有可行性,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患者有无出现恐惧、焦虑及担忧心理状态,为患者讲解非离子造影剂本身的安全性较高,可能会出现造影剂外渗及过敏情况,当发现其出现不适反应时,需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并停止为患者进行注射,以提升患者的身体安全性。加大对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技巧培训,通过选取弹性好及粗的穿刺血管,有效的避免了穿刺不合理情况的产生,降低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了造影剂外渗风险,能够尽早发现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3]。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方法在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患者护理中应用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马艳玲.对进行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05):95.
[2]黄芳,黄英,时和平等.对进行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研究[J].健康之路,2017,16(10):171-172.
[3]滕芳,滕建玲.对进行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