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丽
六安世立医院 安徽六安 237000
【摘要】目的 浅析细节化护理在改善产妇睡眠状况、负性情绪及降低产后出血量中的作用。
方法 纳入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产妇作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细节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高占比高、焦虑评分低、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妇给予细节化护理干预可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负性情绪,降低产后出血量。
【关键词】分娩;睡眠;负性情绪;护理
女性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会出现较大变化,机体同时会伴随躯体、心理、生理方面的重大变化,部分产妇可能难以快速适应自身角色变化、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感、考虑问题众多、妊娠期间伴随复杂情绪,长期发展会导致产妇出现负性心理,以焦虑最为常见,而产妇的负性情感体验会刺激机体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降低睡眠质量,严重影响产后恢复,因此加强护理干预意义重大[1-2]。文章纳入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产妇作研究样本,评价细节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现将本次研究全部内容整理后作以下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产妇作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范围在23-32岁,平均为(27.0±1.0)岁,孕周在37-40周,平均为(38.2±0.5)周;顺产39例、剖宫产21例。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范围在22-33岁,平均为(27.5±1.0)岁,孕周在37-40周,平均为(38.5±0.4)周;顺产40例、剖宫产20例。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细节化护理:1.了解产妇的文化程度,评估产妇的理解能力,针对不同水平的产妇提供对应的健康教育,告知注意事项,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学、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指导产妇在产前进行适量运动,改善身心压力,确保顺利分娩。2.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产妇心理状态与实际需求,注意给予心理疏导,改善紧张表现,做好产前准备,了解产妇家庭情况,联合家属积极与产妇保持沟通,主动关怀与安慰,减轻心理负担。在病房放置宣传正能量的相关书籍,实施护理操作时多采取正能量语言鼓励产妇,确保产妇围产期稳定的精神状态。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为产妇解释分娩健康教育知识,告知注意事项,提供营养指导、关注生活护理,监护生命体征,了解疼痛表现,提供心理护理。
1.3 观察指标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评分标准:睡眠质量高:0-5分;质量尚可:6-10分;质量一般:11-15分;质量差:16-21分[3]。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情绪正常:<50分;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比较睡眠质量
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高37例(61.67%)、质量尚可20例(33.33%)、质量一般3例(5.00%)、质量差0例(0);干预后对照组睡眠质量高12例(20.00%)、质量尚可10例(16.67%)、质量一般30例(50.00%)、质量差8例(13.33%);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高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
2.2 评价负性情绪与产后出血量
干预前观察组焦虑评分(60.25±2.50)分,对照组(60.38±2.33)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295,P=0.769);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45.34±1.46),低于对照组(52.84±1.70),(t=25.925,P<0.05)。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195.35±33.82)ml,低于对照组(246.85±40.17)ml,(t=7.597,P=0.001)。
3 讨论
目前妇产科已经形成完善的护理流程,对促进产后恢复有积极意义,但存在单一性,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遗漏较多细节,直接影响护理效果,为解决这一现状,近年来临床引入细节化护理干预方法,重视细节干预,取得可喜护理效果[5]。
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高占比高、焦虑评分低、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观察组应用细节化护理干预,护士了解产妇情况、结合产妇个性化特点,着眼于细节环节进行干预,重视健康教育,提高产妇的认知能力,使得产妇清楚认识到分娩过程、注意事项、存在的风险等,改善产妇未知恐惧感受,解除错误认知,提高护理主动依从性, 提高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护士重视心理支持,关注生理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疏导,使用正能量的语言、书籍等影响产妇情绪,提高产妇分娩信心,促进病情恢复。细节化护理干预的核心特点在于个性化与细节2方面,结合产妇的病情特点,着眼于细节方面,关注环境、情绪分娩,重视护患沟通,了解产妇反馈的细节,不断优化护理措施,改善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降低出血量[6]。
综上所述,产妇给予细节化护理干预可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负性情绪,降低产后出血量。
参考文献
[1]孙容.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4):132-133.
[2]徐美娟.初产妇接受细节优化护理对其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4):28-29.
[3]吴国玲.产褥期细节优化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2):187-188.
[4]唐久霞.细节优化护理在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产后康复以及产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8):148-149.
[5]刘蔷.细节化护理干预对产妇睡眠状况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51):277-278.
[6]毕颖.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9):3227-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