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克宣
平阳县人民医院的 浙江温州 325400
【摘要】目的:对心肺复苏患者应用急诊护理的效果以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样本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心肺复苏患者122例,并分为参照组(采纳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纳急诊护理)各61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就实施除颤时间、管插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以及CPR时间而言,观察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参照组,t=6.541,8.545,10.021,6.992;P<0.01,有统计学意义;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明显低于参照组[8.20% vs. 29.51%],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7,P=0.000)。结论:心肺复苏患者应用急诊护理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护理;心肺复苏;康复效果
作为心脏骤停患者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心肺复苏能够促使患者自主心跳、呼吸通过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的方式来进行恢复,能够使致残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是心肺复苏的应用时机、复苏效果以及护理措施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1]。本院将急诊护理应用于2019年8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心肺复苏患者122例,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65例、57例;年龄22~70(46.56±7.77)岁;按照双色球排序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将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2.0)处理,结果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纳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做好病房环境护理,严格落实探视制度,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密切监测,遵医嘱给予给氧治疗以及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纳急诊护理,具体如下:
1.2.1 呼吸道护理 口腔、呼吸道异物要及时清理;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翻身、扣背等方式促进痰液的排出;将无菌操作原则严格落实到插管操作中,并对管道进行妥善固定。
1.2.2 心理疏导 患者由于经历濒死感经常存在恐惧、害怕、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心理、精神压力较大,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语言教育、发放杂志及书籍等文字材料、VCD多媒体录像等方式来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可以通过康复良好的病例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其保持乐观、平稳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1.2.3 心肺复苏监护 对患者异常症状要及时、准确的发现并进行对症处理;将湿凉毛巾敷在患者的颈部、头部,对病房内的湿度、温度进行合理调整,使患者脑部氧气代谢情况得到改善[2]。
1.2.4 循环系统护理 对患者的血压、呼吸指标等密切监测,针对存在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可以通过胸外心脏按压、除颤器等方式来进行处理;及时开放静脉通路,并将血管活性药物、胶体液以及脱水剂等置入三腔中,来使中心静脉导管能够保持顺畅[3]。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完整的收集,并运用SPSS22.0 软件来数据进行处理,组与组之间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来进行检验;组与组之间的临床效果(%)用χ2来进行检验;同时按照P<0.05的标准,来衡量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时间对比 就实施除颤时间、管插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以及CPR时间而言,观察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参照组,t=6.541,8.545,10.021,6.992;P<0.01,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对比(±s)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51%(18/61),其中记忆力衰退、反应迟缓、胸口不适、抽搐分别为4例、5例、5例以及4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0%(5/61),其中记忆力衰退、反应迟缓、胸口不适、抽搐分别为1例、1例、2例以及1例;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7,P=0.000)。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就实施除颤时间、管插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以及CPR时间而言,观察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参照组,t=6.541,8.545,10.021,6.992;P<0.01,有统计学意义;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明显低于参照组[8.20% vs. 29.51%],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7,P=0.000)。综上所述,心肺复苏患者应用急诊护理的效果满意,能够使抢救时间明显缩短,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坤,王钰炜,王丽竹,吕康,方珏,章芒玮,周帅帅.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对体外心肺复苏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0,1(06):516-517
[2]罗莎莎,王会芳,尹艳君,漆月.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7):165-166
[3]张发家,许鑫,伍小莉.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