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后疼痛与髋关节活动度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任静
[导读] 分析中医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后疼痛与髋关节活动度应用效果。

        任静
        天全县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  6255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后疼痛与髋关节活动度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后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与髋关节活动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结果:术前术前组间对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组间对应时间段VAS、harri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足率(95.56%)高于对照组(80.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效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疼痛;髋关节活动度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骨折类型,针对该类骨折问题主要使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治疗前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会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应配合使用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缩短痊愈时间。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后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后使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重点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后老年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组后建立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34±2.15)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0.57±2.06)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统计结果显示P>0.05,差异不明显。
1.2方法
        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含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密切观察其病情、体征和恢复情况,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其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中医护理措施:(1)成立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并由7-8名掌握中医护理方面知识和技能护士担任组员,并安排中医护理培训,集中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包含手术方案、患者并发症、疼痛以及运动锻炼等方面内容,并以中医理论知识为基础制定相应护理方案。(2)情志护理:患者骨折后处于持续卧床状态,并伴随肢体功能障碍,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其存在严重心理方面问题,护理人员应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并做好与患者沟通交流工作,利用心理疏导,以此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急躁及恐惧等负面情绪。(3)疼痛护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于轻度疼痛患者采用播放轻松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等方式,对较为疼痛者可辅助使用按摩等方式,对中重度疼痛患者,可给予相应药物进行缓解。(4)中药护理:为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可适当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改善,如健膝除痹汤,利用川芎、忍冬、牡丹皮、桑枝、威灵仙和甘草等药物,加入到布袋中煮沸制成药液,并利用热药液熏蒸,1次/d。
1.3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最低为0分,表示无任何疼痛,1-3分表示疼痛较轻,4-6分表示疼痛较明显,7-9分表示疼痛严重,10分为最高,表示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2)髋关节活动度:采用Harris髓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确定[2],总分100分。
        (3)满意率:利用科室自拟满意度评价问卷进行确定,根据患者意愿填写,总满意率=(非常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VAS、harri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对应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对应时间段观察组VAS、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harri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群体常见骨折类型,受老年人体质影响,其骨折发生率较高,骨折后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严重肢体负担,影响其正常行走,而且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随着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技术不断提升,多数患者获得了良好治疗,但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受相应因素影响,既难以保证预后效果,增加了并发症风险,又延长了恢复时间。因此,在进行治疗期间应使用适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提升对相关影响因素控制,加快其肢体功能改善。而中医护理措施作为近年来骨科临床中常用措施,通过相应干预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患者恢复效果,利于减轻患者不适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VAS、harri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改善,组间相比观察组对应时间段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满意率相比,观察组(95.56%)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说明常规护理措施和中医护理均可降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中医护理措施对患者作用效果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后患者护理中,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利于缓解患者疼痛,并改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可加快其恢复。
【参考文献】
[1]王云琪,吴晓晗.中医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后疼痛与髋关节活动度的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09):99-102.
[2]李莹莹,张娟.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疼痛与护理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3):155+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