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唐磊 赵邵华 梅国明
[导读] 探索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唐磊 赵邵华 梅国明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探索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急诊接收的患者中择取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摸球随机分组,两组中各有40例,对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行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分析两组的急救效果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救工作质效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救工作质效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效果

        急性脑出血是一类临床高危疾病,该病发病迅速且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患者需接受院前急救护理才能最大限度挽救其生命。随着现代医疗资源越来越紧张,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护理需要,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已迫在眉睫 [1-2]。为有效提高医院急救工作质效,本文将详细分析改进后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并与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对比,从而体现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病例挑选年段: 2018年1月-2019年1月。
        病例一般资料:急性脑出血患者共80例,摸球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奇数号,共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5-75(70.18±3.22)岁。观察组:偶数号,共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63-75(70.16±3.19)岁。组间资料对比,P>0.05。
        筛选标准:(1)符合2011年脑出血指南修订版标准的患者。(2)患者家属对本次试验知情并自愿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发病后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20mmHg的患者。(2)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患有其他恶性疾病的患者。
1.2操作方法
        对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主要包括:接听急诊电话、安排出诊、现场救治、途中护理、入院并检查、等待手术、进行手术。
        对观察组实施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成立专业护理小组,详细分析患者的病情,据此制定科学的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方案:主要包括:(1)电话指导:接到电话后在1min内立刻出诊,争取在15min到达现场,在路上可远程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清理患者口腔和呼吸道,争取救治时间。(2)现场急救:迅速评估患者病情选择抢救方式,保持患者平卧并固定头部,使用脱水剂降血压同时高流量给氧,使用简单呼吸器防止出现呼吸抑制。(3)途中护理:搬运患者时注意将其头部微微抬高,路上避免颠簸,实时监控其心跳、血压、脉搏、呼吸,若患者尚有意识则进行心理疏导。(4)入院前救治准备:路上即联系医院,提前准备手术室和相关治疗器械和工具,安排主治医生和护理团队,开通绿色通道。
1.3观察指标
        (1)统计急救效果指标,包括出诊到达时间、急救介入时间、待手术时间以及患者48h内死亡率几个指标,时间越短且死亡率越低则表示急救质量、效率越高。(2)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脑疝、消化道出血几个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例数+脑疝例数+消化道出血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计数(χ2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2.1急救效果指标
        结果:观察组出诊到达时间、急救介入时间、待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48h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急救效果指标 [X±S]/ [n(%)]

2.2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肺部感染、脑疝、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到,观察组急救工作质效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非常好,故可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即由专业护理团队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立足电话指导、现场急救、途中护理以及入院前救治准备几个方面全面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急救工作质效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体来说:改进后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各个环节均作了优化,电话接听环节加入在线指导;现场急救和途中护理更为科学、全面、有效;入院前即安排院内开始准备,即节省大量交接时间,利于挽救患者生命[3-4]。综上所述,改进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即以人为护理核心,专注于护理过程和护理内容进行优化,通过多种科学护理措施体现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精细化、科学化护理,临床应用价值大,可推广使用[5]。

参考文献:
[1] 蒋雪.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 母婴世界, 2018, 000(009):237.
[2] 张燕. 协同式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009(002):225-226.
[3] 何燕, 钟惠玲, 胡永超. 多学科协作联合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8, 024(017):59-61.
[4] 张银宝. 流程管理法在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v.31(18):168-170.
[5] 马晓莉, 侯明. 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在脑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0z1):400-4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