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孙丽丽 张蕾
[导读] 孕产妇身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妇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质量。
        孙丽丽  张蕾
        陕西省旬阳县吕河中心卫生院  陕西 安康  725741

        摘 要:孕产妇身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妇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质量。近年来,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风险管理在临床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也从根源上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利于科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逐渐被广大临床护士和患者所认可[1]。本研究选取本院诊治的6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工作;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引 言: 在医疗中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更是在一线位置工作,现受到医疗模式改革、人健康意识提升等影响,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率逐渐增加,使得医护关系越来越紧张 [2] 。为了避免医患纠纷,更为了自身安全,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需要格外谨慎、小心,但是护理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风险,尤其是妇产科,妇产科护理工作特点有不可控因素多、护理对象特殊等。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风险预防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下文为详情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9年7月—2020年8月本院符合条件的6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风险培训,对于每个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及时提升,定期进行风险培训,真实案例以影像资料的方式让护理人员进行观看,认真分析精神科临床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并总结之前案例的经验教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3]。
        1.2.2风险监控,采用三级风险管理制度,对每个产妇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监控,护理小组组长要对不同的产妇作出针对性的风险评估,之后责任护理人员要对产妇的护理环节、时段及措施进行认真管理。
        1.2.3风险预防,有些产妇在护理治疗中可能会出现心情郁结的情况,对风险级别较高的产妇要严加看管,将风险预估报告制定成表格,以便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交接。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 论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及方面:首先,患者:目前生活节奏比较快,随之人们承担压力也越来越大,女性在怀孕后仍需要工作,不能得到有效休息,会引发妊高症、巨大儿等。此外缺乏分娩知识,因此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其次,医院:患者对护理有着很大需求,自然抱有很大期望,无形中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且往往是超负荷完成工作,且得到回报、休息时间与工作严重不符。在实施护理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此外大部分护理人员毕业于中职院校,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自我防护意识[4-5];最后,其它:各医院之间有着很大竞争性,这也就增加了患者选择性,医院过度追求眼前利益,从而忽略了自身条件,如缺乏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低等[6]。妇产科是一个风险较高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多,对于医疗来说想要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具有一定难度,但是通过有效护理是可以避免或降低安全隐患事件发生,所以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应格外仔细、认真,降低护理风险,避免护理风险发生需要医院与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来保障患者住院安全。
        结束语
        总之,针对风险事件的发生,相关人员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范策略,其一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并对他们的风险意识及时提升;其二对患者的护理进行风险管控,不同职责的护理人员要认真对待自身的工作,采用绩效考核的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评估,让患者的日常护理得到有效风险控制;其三构建完善的风险预防制度,要提前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风险预估,将其中较为重要的风险因素要特别说明;其四对患者家属要及时进行健康指导,明确病患治疗护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内容。风险预防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有着重要意义,对降低护理风险、投诉事件发生有着重要意义,不仅保障了患者住院安全,更为医院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7]。
        参考文献
        [1]马晓玲.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预防及处理[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0):137.
        [2]周曼曼.评价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在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5):2468-2470.
        [3]李桂兰.风险干预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CD].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9):175-176.
        [4]张运岭.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45):272,274.
        [5]郭红霞.风险管理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0):1910,1912.
        [6]黄峻玮. 风险管理应用于产房中对分娩结局、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2):156-157
        [7]储小红,康群. 风险管理在护理不良事件干预中的应用进展[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9(11):2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