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周雪姣
[导读]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周雪姣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外伤骨折患者参与研究,并抽取其中的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5例。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而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的设为观察组,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评分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脊柱外伤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脊柱外伤骨折患者于治疗期间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行。
【关键词】脊柱外伤骨折;医护一体化模式;临床护理;临床效果
        脊柱外伤骨折的发病群体虽没有年龄或性别限制,但伴随我国老龄化趋势的逐渐明朗,脊柱外伤骨折的患病率也持续上升,且具有较高致残率,多是由于交通事故、坠落等意外所致。脊柱外伤骨折患者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后期恢复效果,同时还可能会出现多部位感染的风险[1]。因此,本次研究针对脊柱外伤骨折决定于治疗期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以获取最佳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20年2月~2021年2月,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我院收治的脊柱外伤骨折患者参与研究,并将其中的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20~60岁,平均年龄(40.23±5.24)岁;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在20~60岁,平均年龄(40.53±5.12)岁。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由科室人员组成医护一体化小组,包括4名医师,4名护理人员。入院后,优先对患者实行病情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并于护理期收集各方意见,调整治疗及护理方案。①情绪护理。脊柱外伤骨折患者因受到较大创伤而生活自理能力受到阻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情绪,使之出现焦虑、排斥、烦闷等负性情绪,而此时,护理人员则需立即对其进行耐心疏导,以宣泄疗法或音乐疗法适当缓解患者的悲观情绪,减轻患者的情绪压力,提高其配合度。②饮食护理。因骨折患者护理期间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因而难免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进而引起便秘或排尿困难,因而需及时为患者提供合理饮食食谱,指导其多吃新鲜蔬果,如萝卜、柑橘等理气蔬果。③中医缓泻、按摩护理。定期帮助患者按摩腹部,顺时针按摩右下腹至结肠方向,10 min/次,3次/d。定期对患者肌肉进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2]。④针灸辅助治疗。由于患者术后肾元亏虚、气机不畅等,需对其实行针灸治疗,帮助患者补肾益气、舒缓肠道。针灸治疗可取合谷穴、大肠俞穴、曲池穴、三阴穴等,2-3 min/次。
1.3 观察标准
        ①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脊柱外伤骨折愈合时间,计算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②比较两组评分值--选择ADL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两组生活状态进行评测;选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负性情绪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分析、处理,用t、x2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评分值比较
        护理前,两组评分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1。
表1 两组评分值比较(,分)

2.2 两组时间值与概率值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脊柱外伤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2。
表2 两组时间值与概率值比较[n(%),]

3 讨论
        脊柱外伤骨折属于常见骨折类型,多由于超出身体可承受外力所致,如车祸撞击、高处坠落伤等等。
        脊柱外伤骨折通常发生于胸椎、腰椎、颈椎等等,且一旦骨折便不易恢复,需要在开展手术治疗后,经过长时间卧床休息后才会逐渐康复。脊柱外伤骨折处会对患者脊髓或机体多功能造成损伤,情况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普通人一旦发生脊柱骨折,便会受到剧烈性疼痛,进而使得患者情绪受到严重影响,间接萌生出恐惧、不安等负性情绪[3]。因此,临床上便决定于脊柱外伤骨折患者治疗期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由医师与护士制定并调整治疗及护理方案,明确护理目标,便于医护人员在擅长领域中发挥独特优势,提供优质化护理服务质量,促进疾病转优。
综上所述,脊柱外伤骨折患者于治疗期间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具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明真.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20, 177(03):85-86.
[2]陈让定.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VAS影响观察[J]. 医药前沿, 2019, 09(06):208-209.
[3]付玮男.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20, 28(09):84-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