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杨虎娟
[导读] 探究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杨虎娟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安宁医疗区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目的:探究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60例,时间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子宫肌瘤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焦虑评分与SDS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相比于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优势明显,可以提高患者对子宫肌瘤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多数为良性肿瘤,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切除,一般预后良好[1]。但是子宫肌瘤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并且可能引发应激反应,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例如焦虑、抑郁等,不利于疾病康复。患者通常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对于子宫肌瘤相关健康知识了解比较少,会增加对疾病的恐惧,容易对临床治疗和护理产生质疑,以此发生不必要的护理纠纷[2]。因此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意义深刻,可以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护理水平,丰富患者疾病健康知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跨度25-54岁,平均年龄(41.25±1.02)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02±0.25)年。观察组患者年龄跨度25-55岁,平均年龄(41.37±1.15)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10±0.19)年。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进行健康教育,通过下发疾病宣传手册和面对面答疑,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明确病因、症状、治疗以及护理要点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为护理经验3年以上的护士长1名、护士若干。对子宫肌瘤相关健康知识以及护理中的要点、难点进行总结、分析讨论,制定可行的护理路径计划。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式为,首先在患者入院时对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测评,了解其对子宫肌瘤的认识,直接指出患者错误认识,并给予正确讲解。其次,在术前详细对患者介绍手术操作流程、目的和效果、风险等,具体指出子宫肌瘤的成因、诱发因素、手术情况、预后等,结合患者自己的病情、症状去进行知识分解,提高患者整体的疾病认识。再次,定期举办小型健康教育讲座,由科室主任或者业内专业详细介绍子宫肌瘤的健康知识,并鼓励患者大胆提出问题,由医生结合具体的病例进行讲解,加深患者记忆。最后,在术前护理、术后疼痛护理、饮食指导、运动康复指导等不同的护理项目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内容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丰富其疾病知识,掌握自我护理能力,提高自我护理意识。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焦虑、抑郁情绪。健康知识评价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涉及疾病知识、护理知识、治疗知识,满分100分。焦虑、抑郁情绪使用SAS焦虑评定量表和SDS抑郁评定量表,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复兴情绪越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获取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得分(87.45±2.15)分,高于对照组(70.45±1.56)分,t=7.458,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如表1。
表1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s,分)(n=30)

3讨论
        子宫肌瘤作为一种女性常见疾病,好发于30-50岁女性,手术是目前最有效、预后最好的治疗方式,需要给予患者围手术有效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其疾病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尽快康复[3]。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贯穿于患者住院期间,强调的是对患者实际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与谈论,利用现有资料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调动患者主观性,参与到护理中[4]。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可以在不同的护理环节结合实际病情和具体问题对患者进行细致化、标准化的教育,加深患者印象与理解,以此获得有效的教育,形成良好的自我护理意识,掌握一定的护理能力[5]。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SAS与SD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效果突出,可调患者疾病认识,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同时可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应该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晓平.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9,4(046):97.
[2]袁敏.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8):1079-1080.
[3]张雪梅.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3):82-83.
[4]吕秀娟.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20,4(007):221.
[5]井宏娇.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