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对提高斜视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杨清婷
[导读] 评估斜视手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杨清婷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目的:评估斜视手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法:对84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斜视手术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分组方法是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42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分析两组方案的护理质量分值、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1)实验组的斜视手术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文书撰写、应急处理、安全管理质量分值较高,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2)实验组的斜视手术患者经由护理后(4.76%),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21.43%),其术后眼-胃肠反射、结膜息肉、眼-心反射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3)实验组的斜视手术患者经由护理后(92.86%),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73.81%),其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结论:斜视手术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升其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斜视手术;人文关怀护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斜视是常见小儿眼病之一,不仅影响了小儿的视觉功能发育,同时也导致其学习受到影响,临床之中针对斜视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由于患者年龄相对较小,对于手术的应激性反应较为强烈[1]。对此,本研究就斜视手术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斜视手术予以项目研究,选于84例,分组方式:奇偶法,组间分布: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数量:42,实验组的斜视手术患者,其性别比例纳入为20比22。年龄最高值是13岁,年龄最低值是6岁,年龄平均值经计算为(9.53±2.09)岁。参照组的斜视手术患者,其性别比例纳入为19比23。年龄最高值是13岁,年龄最低值是5岁,年龄平均值经计算为(9.49±2.03)岁。对全部的斜视手术患者年龄、性别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实施统计学对比P>0.05。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斜视手术患者年龄较小,在治疗期间患者始终处于恐惧、哭闹状态,一方面,患者因手术室属于陌生环境,护理人员和医师作为陌生人,斜视手术患者极易发生恐惧心理[2]。另一方面患者没有家人陪伴,加之各项仪器及器械对其产生极大的心理影响,因此患者负面情绪严重。为改善斜视手术患者的情绪状态,采用画册、玩偶、软质玩具吸引患者的注意力,以降低患者术前恐惧感[3]。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和交流,虽然部分年龄较小的患者心智尚不全面,但通过语气、肢体语言,能够与患者进行浅层次沟通,对患者实施鼓励。
1.3统计学分析
        84例斜视手术病案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予以计算,计量资料(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文书撰写、应急处理、安全管理质量分值)应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进行展现,采用t检验形式进行校准。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斜视手术患者术后眼-胃肠反射、结膜息肉、眼-心反射等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应用n(%)形式进行展现,采用X2检验形式进行校准。如果组间差异呈现为P<0.05,则表明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斜视手术患者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文书撰写、应急处理、安全管理质量分值比较
        实验组的斜视手术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文书撰写、应急处理、安全管理质量分值较高,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见表1。
表1:斜视手术患者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文书撰写、应急处理、安全管理质量分值比较[分]

2.2斜视手术患者术后眼-胃肠反射、结膜息肉、眼-心反射等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眼-胃肠反射1例,占比2.38%;结膜息肉0例,占比0.00%;眼-心反射1例,占比2.38%。总并发症2例,占比4.76%。参照组眼-胃肠反射3例,占比7.14%;结膜息肉2例,占比4.76%;眼-心反射4例,占比9.52%。总并发症9例,占比21.43%。实验组的斜视手术患者经由护理后(4.76%),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21.43%),其术后眼-胃肠反射、结膜息肉、眼-心反射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
2.3斜视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斜视手术患者经由护理后(92.86%),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73.81%),其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见表2。
表2:斜视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3讨论
        儿童时期进行手术是治疗斜视的最有效手段,但由于儿童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安全,手术创伤、陌生的医疗环境及医护人员均对患者产生了较大的应激反应[4]。对此,本研究就斜视手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斜视手术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文书撰写、应急处理、安全管理质量分值较高,实验组的斜视手术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术后眼-胃肠反射、结膜息肉、眼-心反射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实验组的斜视手术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护理满意度较高[5]。人文关怀护理依托于患者实际情况,根据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进行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私人定制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综合以上结果,人文关怀护理于斜视手术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丁莉莉.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对提高斜视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5):259-260.
[2]张楚华,余秀迎,李德华.全程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儿童斜视手术的应用价值[J].贵州医药,2019,43(1):146-149.
[3]牛玉玲,金玲,叶茹珊, 等.斜视患者术后采取视觉训练对其双眼视觉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2):172-173.
[4]李爱玲,陈应军,翁宏玲, 等.认知护理干预对斜视矫正术后患儿的整体恢复情况的观察[J].贵州医药,2018,42(2):248-249.
[5]伍小芳,肖思瑜,朱小丽, 等.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小儿斜视日间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9):2396-23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