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中人性化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吴琦 、 游倩、杨渝邻
[导读] 研究分析重症监护衰竭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上的价值。

        吴琦 、 游倩、杨渝邻
        邻水县中医院 四川 广安?638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衰竭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42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展开深入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应用常规护理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另外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将实施不同护理干预的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水平、血氧分压水平及护理满意率实施比对。结果:观察组血氧分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比对照组高,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有促进作用,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优质护理;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满意度
        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加上机体各项气管逐渐衰竭,属于呼吸衰竭发病的主要群体。一旦患病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而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从很大程度上提升疗效,增强患者舒适度。基于此,本文将对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上的价值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现做如下报道[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42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展开深入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各组占21例,选取的患者均达到本次课题研究的标准,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认可。对照组21例患者当中有10例女性患者和11例男性患者,年龄在52岁-78岁,平均年龄(65.36±5.41)岁;观察组21例患者当中有12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0岁-77岁,平均年龄(66.32±4.01)岁。经比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后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无意义(p>0.05),比对有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实施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支持,监测生命体征,比如协助翻身、服药、输液以及对病房内环境进行干预,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做好卫生护理工作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内容如下:(1)患者入住后主动与之建立沟通,方便对患者情绪或病情变化等情况进行掌握,询问或观察患者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以便于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消除负面情绪,向其普及或讲解与病情有关的知识,亦可讲述以往治疗疾病成功的相关案例,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提升遵医行为;(2)向患者和其家属讲解清理呼吸道有效的方法,直至其学会。如护理人员采用掌心弯曲对患者背部进行叩击,从下向上,力度不宜过重也不可太轻,否则很难达到叩击的效果;按照无菌要求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确保呼吸道畅通;(3)待患者病情恢复且即将出院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戒烟酒,并每天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多进行腹部呼吸锻炼,提高肺功能;教会患者和其家属熟练掌握有效的急救常识,预防发生不安全因素[2]。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水平、血氧分压水平及护理满意率实施比对。护理满意度通过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表邀请本次护理对象进行评定,可分为三个类别,一是不满意,分值<70分;二是比较满意,分值是70分-85分;三是满意,分值>85分,护理总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检测数据内容,计量资料的表示用(x±s),组间数据进行检验通过t值来完成,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对组间数据进行检验,两组差异通过p<0.05为界,统计组间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理指标比对情况
        观察组血氧分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生理指标比对情况(x±s)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对情况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比对照组高,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对情况[n(%)]

3讨论
        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是建立在常规护理之上的一种现代新型护理服务,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期间,倡导人文精神,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围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及生理上实施全面干预,尽可能在帮助患者提升疗效的同时,增加舒适度。而常规的护理干预则很容易忽略患者心理上的感受,比较单一的护理方式使患者心理压力无处释放,所以这也是造成护患矛盾频发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3]。
        此次通过对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人性化优质护理后的效果展开深入研究后得出如下结果,观察组血氧分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比对照组高,显示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由此说明了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意义高于常规护理模式,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和认可[4]。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有促进作用,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冯红燕. 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 1(19):124-142.
[2]闵新珍. 分析人性化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17):48.
[3]王静. 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24):115-116.
[4]杨桂秀, 谷红俊. 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疗设备, 2018,12(2):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