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梅 康平
新疆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 供应室 新疆哈密市 839000
【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预防院内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供应室施行常规护理管理期间(2018.2-2019.2)46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将我院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期间(2019.3-2020.3)4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风险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物品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无菌区域管理以及包装区域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风险发生率及院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关键词: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院内感染;效果
医院内所有的无菌用品都存放在供应室,它是对各种医疗器械、物品统一集中进行专业清洗以及消毒、灭菌的重要部门。虽然供应室不直接面对临床患者,但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还关系着医院医疗服务的水平[1]。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医院供应室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加强细节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我院以2018.2-2020.3期间供应室4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就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预防院内感染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2-2020.3期间供应室的4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供应室常规护理管理期间作为对照组,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期间作为研究组,所有护理人员均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年龄在23-36岁之间,平均年龄(28.3±2.1)岁;工作年限在3-9年之间,平均(4.5±1.1)年。本次研究随机选取1500件医疗物品以及医疗器械,对所有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在2018.2-2019.2期间,我院供应室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式,管理工作包括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供应室制度、流程以及质控标准,对供应室开展整理、整顿、清扫以及清洁、安全和素质一体化管理。
研究组:在2019.3-2020.3期间,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开展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环境管理:供应室应明确划分区域,将区域划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消毒灭菌区、无菌存放区以及生活办公区,对不同区域采取细节化管理[2]。室内物品应摆放整齐,定期对供应室进行消毒,监测空气质量,室内保持在清洁度达标水平。对医疗物品、医疗器械等做好严格的把关,禁止有劣质医疗用品进入医院。
(2)物品管理:供应室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对医疗物品进行管理与回收,并进行物品分类。不同类型物品采取不同管理方式,根据物品性能不同采取不同的消毒方式。严格遵照流程对物品进行回收处理,物品清洗晾干后及时进行包装,并由执行人双方核对签字。最后对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并由专人发放到各个科室。消毒不合格的物品要再次进行清洁与消毒直到达标,若始终不达标则放弃该物品。
(3)隐患评估:供应室安全隐患包括:①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对安全管理意识不强,不能严格遵照制度以及流程进行操作,物品供应的质量、来源等不合格[3]。②对回收用品处理不严格,增加了感染风险。③供应设备陈旧或者性能降低导致灭菌不严格。对以上安全隐患应作出评估,在日常工作中应避免发生上述隐患事件。
(4)管理监督:对供应室各环节进行严格监督与把关,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检验,对供应室环境及物品定期抽查,保证优质的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风险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护理质量评分包括物品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无菌区域管理以及包装区域管理评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和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n(%)]表示计量型数据以及计数型数据,用t检验计量型数据,用x2检验计数型数据,P<0.05表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物品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无菌区域管理以及包装区域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比较(x±s,分)(n=46)
2.2比较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率情况。
结果显示,研究组风险发生率与院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率[n(%)](n=46)
3 讨论
医院是物品供应最严谨的医疗机构,供应室作为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临床提供各种无菌医疗用品,它的护理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安全[4]。因此,对供应室采取有效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意义重大。我院以46名护理人员为例,就2018.2-2020.3期间供应室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风险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物品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无菌区域管理以及包装区域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风险发生率及院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徐允芳.预防院内感染中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应用分析[J].健康之友,2020,(2):247.
[2]左静.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2):156.
[3]辛凌云,刘光丽,王霞.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院内感染管控中的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9,(33):155.
[4]高海林.浅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预防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