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平
四川省德昌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德昌县 615500
秋冬季节空气干冷,气候变化较大,因此秋冬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其主要症状包括咽痛、咳嗽、发热、头痛等,其实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感冒。感冒一词本属于中医对该类疾病的描述。感染后咳嗽就是感染后遗留的咳嗽症状久延不愈,影响我们这的生活、学习、工作。能够导致感冒的病原体相对比较多,以病毒为主,而由细菌所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占比例仅有20%-30%,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患者的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好转后,出现了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通常此类情况导致的咳嗽其症状持续时间会比较长,一般在3-8周左右,胸平片检查也不会发现异常情况,随时间推移症状开始自行缓解,这种情况多数就属于感染后咳嗽。从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亚急性咳嗽患者中属于感染后咳嗽的患者占半数左右,这也说明感染后咳嗽是当前咳嗽患者的一个重要类型。咳嗽对于患者的健康影响相对比较大,尤其是长时间的咳嗽,这会导致很多并发症。因此我们应对感染后咳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将针对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感染后咳嗽的基本情况。感染后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但其在病原学研究过程中还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大部分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感冒后短时间内包括鼻塞、咳嗽、咽痛等典型症状,会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临床症状会逐渐得到缓解,当急性期过后,其他症状均有明显好转,而咳嗽的症状却久久没有消失,这就需要从导致感冒的一些病原体具体情况上进行解释。导致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这其中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等多种类型,在这些病毒感染人体后免疫系统开始发挥作用开始消灭病毒,随着病毒被消灭,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消失。但是在感冒患者中有一些患者合并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而这些非典型性病原体在感染后所导致的咳嗽症状可能长时间存在,而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合并使用针对此类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因此,感冒患者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还同时合并存在细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情况,在出现感染后咳嗽的症状时,为了获取最佳治疗效果,应在患病后前往医院进行相应检查,并制定科学的治疗用药方案。
咳嗽是人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生理反射,当气道内痰液较多或者有异物进入时,咳嗽通过振动气道能够将之排出,不过由于炎症所引起的咳嗽由于持续时间长且相对比较剧烈因此会对患者呼吸道产生不利影响。从咳嗽的发病机制上来看,可以从4个方面了解咳嗽发病机制。首先是感染所致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呼吸道黏膜损伤是气道炎症进一步加重的基础,气道炎症与感染后咳嗽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当感染因素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时,患者呼吸道粘膜所起到的屏障作用大幅下降,因此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气道炎症反应。
第二就是气道炎症。气道炎症一般在呼吸道黏膜损伤后出现,气道炎症的分类情况比较复杂,除感染性炎症之外,变应性炎症以及神经源性炎症都属于典型的气道炎症,由于炎症会导致气道分泌更多的粘液,而且在气道炎症的影响下,患者会呈现出气道高反应的状态,而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就非常容易出现咳嗽的症状。
气道高反应性可以简单的解释为气道对于各种能够刺激其收缩的相关因素反应性增强,因此患者在受到轻微的外部刺激时,就会出现比较强烈的气道收缩情况,是导致患者频繁咳嗽的重要因素[1]。
最后是咳嗽敏感性增高,目前来看呼吸系统感染后,患者由于气道炎症的存在,会出现咳嗽敏感性增高的情况,所谓咳嗽敏感性增高是指相较于普通人群患者咳嗽阈值下降,也就是说患者在受到某些刺激时,更容易出现咳嗽的症状,一般来讲咳嗽敏感性,需要通过咳嗽激发试验来进行测定,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气道炎症是导致患者咳嗽敏感性增高,而咳嗽敏感性增高,本质上属于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
感染后咳嗽的诊断过程包含内容相对比较多,首先我们要了解患者在咳嗽症状之前的相关呼吸道感染情况,明确患者由于相关呼吸道感染疾病出现了包括咳嗽在内的相关症状后,分析患者各临床症状随时间推移的改善情况。一般来讲,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咽痛、发热、头痛等症状随时间推移而逐渐缓解消失,但是咳嗽症状却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存在。另外我们通过对患者肺通气功能以及肺部X线检查等手段,发现患者并无明显肺部器质性病变,且肺通气功能正常,经检查未发现患者存在其他能够诱发咳嗽的病因,此时我们就认为患者存在感染后咳嗽的情况[2]。
对于感染后咳嗽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其咳嗽的具体症状来决定用药方案。对于咳嗽患者,应加强家庭护理,保持环境适宜,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刺激呼吸道;不要吸烟,避免接触二手烟;避免接触冷空气、粉尘等咳嗽诱因,保持环境清洁。病毒感染后的咳嗽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咳嗽症状明显者可用镇咳药物治疗,如复方甲氧那明。往往有基础疾病,如鼻炎、鼻窦炎,或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等,需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才能缓解咳嗽。例如过敏性鼻炎,我们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主要采取抗组胺药和鼻内糖皮质激素制剂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咳嗽变异性哮喘则更推荐吸入支气管扩张及进行治疗,当然,对于此类患者如果其临床症状比较严重也可考虑适当口服激素药物进行缓解。此外还要考虑其除病毒感染因素外,是否还存在支原体、衣原体等特异性病原体感染,如发现患者存在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则需要适当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一些患者由于咳嗽症状相对比较严重,且在常规使用一些镇咳药物后,临床效果不佳,考虑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可以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缓解气道痉挛具有很好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临床工作中,镇咳药物能够控制或抑制咳嗽反射,因此,对于咳嗽且有痰的患者,不要轻易使用镇咳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或患者有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镇咳药。一些镇咳药物中含有酒精、可待因成分,因此,不可盲目用药。如果患者只是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症状可以先进行观察,适当给予一些非特异性镇咳药物来降低咳嗽症状对其生活造成的影响,必要时应接受相应检查,并遵照医嘱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3]。
[1]洪天一, 崔庆科, 陈琼芳,等. 感染后咳嗽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 v.38(04):249-251.
[2]袁向尚, 王晓冬, 陈位北. 3~6岁儿童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0(5):606-608.
[3]李遐. 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J]. 母婴世界 2020年5期, 93页,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