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螺旋CT诊断效果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孔凡彦
[导读]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相应地促进医院治疗水平的提升。

        孔凡彦
        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201
        一、引言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相应地促进医院治疗水平的提升。虽然相较于21世纪初,我们的医疗水平已经提高了许多,但还是会存在让医生们也束手无策的病症,比如说“癌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们对身体的关注度也相应增加,学习养身和疾病预防知识成为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直到今天大家对癌症还是会产生恐惧心理,因为它治愈的机率小,治疗成本高,治疗的医学手段也受到限制。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且一般发现的时间都较晚,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所以胃癌的诊断手段的效果是会影响胃癌治疗。

        二、胃癌简介
  1.1什么是胃癌
        胃癌指的是我们胃粘膜中产生的恶性肿瘤,它主要表现胃壁的不正常增厚,直至侵犯胃壁的全层,吞噬邻近脏器的脂肪层,使得周围的器官浸润。另外肿瘤细胞还会通过血液,淋巴系统等途径转移到其他脏器上去。胃癌早期不易发现,无具体症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胃部疼痛、呕吐、黑便等症状,到晚期出现肿瘤转移情况也是很常见的。
        胃癌是消化道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更是全世界的恶性肿瘤中的季军。由于近年大家的生活压力增加,饮食习惯不好等原因,胃癌的易发病的年龄已经提前到平均25岁左右,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平均好发病的年龄是在50岁左右。另外,全国范围内统计,男性患病的概率是女性患病的2倍左右,死亡率也比女性高。
        1.2胃癌的的典型症状
        临床医学根据胃壁的厚度,划分胃癌的病情发展: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胃壁无明显增厚,脂肪层也显示清晰,但是通过胃镜诊断疗法可发现胃体大弯侧有小结节灶,其表现为常见的胃炎等;胃癌中晚期则表现胃壁厚度明显增加,肿瘤周围脂肪层逐渐消失,浆膜面逐步变得不规则,出现转移的概率大大增加,中晚期病者会出现呕吐、消化不良、腹痛、食欲消减等不良症状。

三、螺旋CT在胃癌中的诊断效果
        1.1螺旋CT的简介
        “CT”,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T”中文全称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的原理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射线、Y射线、超声波,结合灵敏度极高的探测仪,对患者的某个脏器进行多个断层扫描,形成多个清晰的断层图像,提供给医生用来诊断。

而螺旋CT相对于常规CT这种扫描是围绕人体螺旋式的采集数据,扫描速度快,而且获得的是三维信息,通过后处理技术,可以获得三维重建图像。但是CT扫描的时候,所发出的“X”光线,而这种光线是对人身体有一定程度的损伤的。
        1.2螺旋CT对胃癌诊断的效果
        CT是对我们身体脏器检查的一种重要诊察手段,拍出的影像,可让医生较为直观的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通常,常规CT只能够照出单层的断层结构,针对胃部消化道这种脏器的造影,其实是存在诸多限制的。而螺旋CT在常规CT的基础上,增加了扫描断层的层数,它可以获得连续的断层图像以及三维重建图像,方便医生更全面的看到患者的脏器结构,从而给出专业的病情判断,有利于之后的治疗。
        一般来说,在CT影像中,胃壁不超过6mm则表示胃部正常,而胃癌的CT表现则是,局部性或者弥漫性胃壁增厚,胃壁厚度大于6mm。在大量的临床实验中表示,如果胃壁具有不规则的胃壁增厚,而且存在可能向胃部内腔或者外腔延伸的趋势,医生则会判断为存在肿瘤细胞的风险增加。
        另外我们在观察CT造影效果时,也会从胃癌的期别来判断。胃壁的多结构破坏,是主要的胃癌现象,早期的胃壁增厚不明显,只是局部的炎症或者小于6mm胃壁增厚。但是螺旋CT最多只可以照出3层胃壁结构,而胃壁分为4层结构,所以针对早期的胃癌,CT的影像作用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情况下,内腔胃镜则是较好的选择,因为通过镜头的探视医生可以细致的观察到胃壁的状况,不会遗漏其存在的风险。在胃癌发展到中期时,胃壁明显增厚,胃部结构多层面破坏,最外层的浆膜很薄,通过CT造影显示较为困难,很难判断浆膜是否收到侵害,另外多种临床案例也显示,胃癌中期CT造影的影像与内腔镜病理检测的结果有差别,最终都证实内腔镜的结果较为准确。到晚期胃癌,胃壁厚度已经非常明显,浆膜损伤也更为严重,通过CT重组影像就很容易判断出肿块的位置以及大小,CT的影像效果在这个期间是判断最准确的。针对转移到淋巴细胞的肿瘤细胞,通过CT造影是分辨不出来的,因为CT只能照出肿瘤细胞的大小,区分不了淋巴细胞中哪些是好细胞哪些是肿瘤细胞,所以针对胃癌转移的阶段,CT造影也造就不了多大意义了,这种情况发生时需要通过多层平面、横断面等相结合观察,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针对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总结,螺旋CT对于早期胃癌和淋巴转移现象的判断是不直观不明显的,对医生的专业判断不及内腔胃镜的诊断效果。但是对于中晚期的螺旋CT的造影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给出明显的造影影像,给影像医生提高较为准确地判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易发癌症,螺旋CT的诊断效果对胃癌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医者要投入更为全面的研究,为及时发现并治疗胃癌做出相应地贡献。关注身体健康使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我们面对疾病要采取早发现早预防的手段,并且及时就医诊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