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和减少新生儿的护理安全隐患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李奕迦
[导读] 新生儿主要是指刚出生不足一个月的婴儿,该时期新生儿的身体系统和脏器功能都尚未发展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感染,故护理工作非常关键。
        李奕迦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雅安  625000
        新生儿主要是指刚出生不足一个月的婴儿,该时期新生儿的身体系统和脏器功能都尚未发展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感染,故护理工作非常关键。新生儿科也是高风险科,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护理缺陷和护理安全隐患。故本文旨在结合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1.新生儿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1陪护人员不到位
        新生儿缺乏自我语言表述能力,也不具备随意活动的能力,就导致新生儿感到不适的时候只能通过哭闹、拉扯的方式表达,如果身边没有看护人就容易出现意外事故。新生儿是不具备自我照顾能力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医护人员来完成,包括:喂奶、换尿布等,以及暖箱和光疗箱的使用,如果操作不当就存在安全隐患,比较常见的安全隐患就包括:配奶出现污染、体温不升、暖箱和光疗箱温的不正常骤变都容易造成新生儿出现意外,医护人员没有陪伴在新生儿身边就无法
感知到新生儿的不适,相应的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
1.2护理人员素质不高
        护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也是经常引发新生儿护理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由于新生儿护理工作需要大量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部分新生儿参与培训的时间比较短,或者存在部分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都在护理过程中没有给予新生儿足够的爱心、耐心以及细心,导致新生儿出现意外事故。
1.3安全隐患
        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也是不容易忽视的,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流程制定不合理等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关键因素。如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发生烫伤、坠床、骨折等情况。用药管理也被相关人员所忽视,新生儿用药选择、用药剂量等都是涉及用药安全的重要问题,但是缺乏相应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约束,就造成用药不规范等情况。此外,医疗器械的管理,如:使用年限、保养、消毒、检查、维修等都是常见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加以防范。
1.4新生儿易感染

        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低下,加上医院环境较差,消毒工作不到位等都会造成新生儿出现感染情况,引发诸多疾病。尤其是在流感季节,医院病毒感染严重,空气中病菌传播速度快,人流量大,患儿人数也相应增加,病房中如果出现病房拥挤,那么恢复期和急性期的患儿就有可能共处一个病房。

如果,医护人员的病房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就极易造成患儿出现交叉感染,还会危及患儿的生命。
2.避免和减少新生儿的护理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2.1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为了减少由护理人员因素而引发护理安全隐患,医院要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医院应该对新生的护理人员进行
标准的定期培训,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沟通技能的培训等,具体的如培训穿刺、喂奶等,并要让他们认识到护理新生儿必须具备爱心、耐心和细心,护理新生儿的时候应该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新生儿护理要有奉献精神。此外,护理人员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素养。
2.2加强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
为了减少感染风险,所有医护人员都应该在进入儿科病房前更换清洁的工作服,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隔离制度。护理每一个新生儿的前后都需要使用洗手液洗手,保证新生儿不会因此受感染。此外,需要保证新生儿的病室时刻清洁;同病房的新生儿有出现传染病的情况,必须立马实行床位隔离,同时予以检疫消毒,以免新生儿之间相互传染,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
2.3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为了减少安全隐患。具体的措施为:使用护理评估制度,借助护理评估表格,评估住院期间患儿容易出现的各项安全问题,并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积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于发现的安全漏洞要不断完善;加强氯化钾、浓氯化钠等高危药物的管理,并实施专柜专人管理模式,同时建立特殊药品的用药流程,让相关人员不断学习新生儿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尽最大可能保证用药安全;建议实行新生儿病房的24 h 封闭式管理,除了医护人员其他人不得入内,避免新生儿丢失;医疗器械的管理也要实施专门的管理,定期检修、清洁等。

2.4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新生儿病房建议实行保护性隔离,禁止家属进入病房区,有助于减少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并尽量设立相对独立的新生儿病房,如设置普通病房、监护室、隔离室、沐浴室、治疗室等,并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作区域间标识明确。为了提高科室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可以在每个新生儿的床旁放置消毒剂,并检查医护人员在各个护理环节的消毒隔离情况;每月建议医护人员定期进行病房环境卫生检测,并把检测结果及时记录登记。新生儿使用的所有物品,必须实施专人专用,并经高压蒸汽消毒,包括:奶瓶、尿不湿等。新生儿使用过的衣物、尿布、污染物不要随意放置,应该放入污物袋内,污物袋每2 h更换1次,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3.结论
        新生儿护理期间经常会出现诸多护理安全隐患,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与护理人员、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以及医院环境的感染有关,故可以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加强感染管理、加强安全管理以及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来避免和减少新生儿的护理安全隐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