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糖尿病?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赵菊芝
[导读] 现如今,随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患者人数日渐增多。
        赵菊芝
        成都市新都区军屯镇新民卫生院  四川成都 610509
        现如今,随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患者人数日渐增多。很多人都想知道糖尿病究竟该如何的治疗?有没有什么好用方法?对此,小编撰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够予以读者有效帮助。
1糖尿病的简单介绍
        据悉,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1.6%,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引起糖尿病出现的原因较多,主要是以环境、遗传为主。受到相关因素影响,机体中负责分泌胰岛素的组织功能发生改变,导致机体胰岛分泌出现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现象。还有一种原因认为,患者机体内胰岛素受体出现缺陷,导致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症状,由此导致患者出现的高血糖症状。
        目前,对于糖尿病这个代谢性疾病,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妊娠糖尿病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也就是我们常用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消瘦),还有个别患者伴有较为隐秘的症状,不易被人察觉,如:皮肤疖肿、皮肤瘙痒等。假如患者机体长期处于一个高血糖状态,就会导致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组织等各个组织出现慢性损伤,由此导致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症状。也就是说,虽然从表面讲,糖尿病仅仅存在一个多饮、多尿等症状,但是随着病症的发展,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2糖尿病的危害
其一,精神和体力痛苦:一旦确诊糖尿病确诊,患者就需接受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在药物治疗方面,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接受药物治疗;在饮食控制方面,一部分食物需要禁食或限量食用。再加上,在生活、运动、饮食期间,都需要打针吃药,这里的精神和体力痛苦,那些没有糖尿病的患者是无法想象的。
        其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一旦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直接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最常见急性并发症是低血糖,低血糖的发作次数的多少对患者造危害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讲,低血糖发作一次对患者造成的危害,相当于2年内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对自己造成的危害。而且低血糖多次出现,可对患者认知功能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若高血糖症状较为严重,患者易出现的酮症酸中毒,随病情发展,可造成患者昏迷或死亡。
        其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有微血管、大血管及神经并发症等,不仅对患者生活和健康早晨影响,甚至致残或致死,生存质量严重下降。虽然说,糖尿病并不会像心脏病一样会突发性猝死,但是随病情的发展,糖尿病并发症也是造成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例如,糖尿病并发肾病晚期患者,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患者需接受透析治疗,这就改变糖尿病原本生活方式。
        其四,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相比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风险高达40倍。据统计,超过15%以上患者伴有足溃疡或坏疽等症状,其中需采取截肢治疗的足溃疡患者有1至2成,这不仅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更会对其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其五:医疗费用高:在糖尿病患者医疗费用中,并发症治疗费用占据大半,这无疑造成了医疗费用的浪费。因此,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尽量减轻由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带来的危害,从而提升患者医疗质量。


3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要采取综合治疗方式,包括疾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检测等内容。在这里小编向大家强调,糖尿病治疗并没有捷径,希望大家不要盲从偏听灵丹妙药和偏方。
        其一,糖尿病知识教育:一旦确诊糖尿病,主要是积极开展疾病宣教教育,如:告知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流程,介绍降糖药物使用方法,监测自我血糖和尿糖方法,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等,提高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
        其二,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基础,控制体重和体热量的治疗原则。控制脂肪、膳食总能量、控制体重等措施 ,控制食品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水平,提高纤维水平,保证食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占比合理;是膳食总能量摄入,各类营养物质均衡搭配,以免营养不良症状出现。
        其三,运动治疗: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运动项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确定运动方式、强度和频率。通常情况下,患者一般接受打太极拳、骑车、园艺活动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运动时间不得超过150min。注:血糖波动大、低血糖症状明显、血糖≥14-16mmol/L暂不适合体育运动。
        其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有3种,分别是:降糖药物、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类似物或激动剂。
        ⑴降糖药物:以作用机制分组,降糖药物可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α-糖苷酶抑制剂等。应根据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情况,合理选择药物。除此之外,患者年龄、体重、血糖波动情况等,也是充分考虑药物的重要因素。注:应选择机制互补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药物有效和安全性。
        ⑵胰岛素:利用胰岛素药物治疗,明显改善患者高血糖状态,改善其糖代谢症状。常用药物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谷赖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德古胰岛素等。
        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类似物或激动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类似物或激动剂,通过刺激GLP-1受体,充分发挥降糖效果,并且具有显著的减轻体重的效果。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量、提高胰岛素分泌量,并能延缓胃排空速度,从而减少患者进食量。
        其五,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采取减肥手术,通过采取减肥手术,来减轻患者体重,从而纠正患者肥胖状态,从而发挥血糖控制效果。减肥手术主要用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过腹腔镜进行减肥手术治疗,并不具有较多的并发症。
        其六,日常注意事项:⑴观察病情:指导患者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并介绍鉴别高血糖和低血糖办法,以及处理低血糖的有效方式。及时了解脚部和皮肤异常情况,一有异常情况,及时入院接受诊治。⑵复查:定期接受尿微量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1年1次眼底检查。⑶饮食: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用药,合理把控总热量,避免暴饮暴食、无规律进食等。⑷运动:选择散步、慢跑、太极、瑜伽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连续5d,每次30min。
        上述内容介绍完毕,希望能够予以读者帮助。糖尿病虽然是临床常见病,但他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希望大家引以为戒,积极接受临床治疗,早日重归正常生活。最后,祝你健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