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咏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中医医院骨伤科 四川省宜宾市 644400
对于“骨头断了”大家都不陌生。骨头断了就是常说的骨折,而大家对于骨折的认知是:受到外力冲击引起的骨骼断裂。就像邻居阿姨说的一样“XXX从楼梯上摔下来,胳膊断了”,就是臂骨在摔下楼梯的时候被外力折断。
当没有外力冲击的时候,也可能发生骨折。比如张三在家睡觉时翻了个身,结果胳膊断了。这不是一个玩笑,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病例数不胜数。因此,没受伤骨头却断了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这种骨折的类型还非常多,很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
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中钙质的流失会逐渐加重,进而引起一种叫骨质疏松的疾病。这种疾病在老年人身上极为常见,只是有些人骨质疏松较轻,不会对生活造成明显影响,但骨质疏松严重时就会发生“没受伤,骨头断了”的情况,医学上将这种骨折称为压缩性骨折。比如有一个真实的病例,一名82的老先生,早上起床时胳膊不小心碰到了墙角,结果胳膊骨折了。骨骼内钙质的流失意味着骨质量和骨密度改变,这会引起骨骼强度的降低,当骨质疏松严重到一定程度时骨骼的负荷能力低至一定限度时,可能自身体重就会引起骨折。
临床中还有一些奇怪的骨折患者,此类患者属于“三无”人员,即无外伤、无跌打损伤、无骨质疏松,但是会突然发生持续性的局部疼痛,疼痛部位也没有红肿,手指按压疼痛部位却会有酸痛感(手指按压痛感加重,提示非神经性损伤)。只有在X光线下才可以看到,这些患者疼痛部位的局部骨骼存在增粗、硬化或骨膜增厚的特征,有些还会有骨折线存在。这种骨折大多发生于“积劳”之后,临床中将此类骨折称为疲劳骨折。打个比方来说,折断一根铁丝除了可以使用钳子外,还可通过反复扳折来折断,疲劳骨折和这种情况类似。只不过此类骨折大多发生于跟骨、小腿胫骨、腓骨、股骨颈等部位,一般情况下骨折也不严重,大多为轻微骨裂。
另外,此类患者在军营中最为常见且多为新兵,主要为高强度训练引起的脚踝处骨裂,因此疲劳骨折又称行军骨折。
此外,病理因素也可引起“无损伤骨折”,比如急慢性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因为病理因素影响,骨骼成分或结构发生改变,使其稳定性降低,轻微的牵动就可能引起骨折。治疗此类骨折时除了要复位骨折部位外,还应当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以消除引起骨折的病理因素,避免反复骨折引起的组织损伤、感染等。此外,恶性肿瘤对骨骼具有侵蚀作用,且恶性肿瘤的骨转移率极高,临床发生率最高可达70%,恶性肿瘤引起的“无伤骨折”较为棘手,甚至有些患者尚无癌症症状却已发生病理性骨折,因此当无法确定“无伤骨折”原因时,应当及时排查恶性肿瘤风险,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复位骨折。
临床中还有极少一部分患者也会发生“无伤骨折”。此类患者伴有遗传性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比如临床中存在一种名为“脆骨病”的疾病,罹患这种疾病的患者全身胶原纤维发育不良,骨骼强度显著低于正常人,甚至连骨质疏松的患者都不如。这种病在国内新闻上有过报道,患有这种疾病的女性一旦怀孕,宫内骨折的风险极高,甚至胎儿的体重会直接引起骨盆的大面积骨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除上述的几种情况外,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无伤骨折”,那就是因为自身体重引起的压缩性骨折。这种患者体重指数严重超标,虽然不存在骨质疏松、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因素,但其体重超过了自身骨骼能够负担的限度,自身体重给骨骼的负担就会引起骨折。新闻上也有过相应报道,国外有一名体重达800公斤的成年男性,只能瘫在床上,轻微的活动就可能会引起全身骨折……
除遗传原因引起的“无伤骨折”无法有效避免外,其他类型的“无伤骨折”大多都可避免。首先就是要确保饮食的均衡和充分,尤其是钙质的摄入要充足,确保骨质量、骨密度达到正常水平;其次就是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骨骼对负荷的适应能力和抗性,预防疲劳骨折的发生;最后就是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及时筛查病理风险,定期测定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