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兰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41
人工流产手术是避孕失败之后的补救措施,这一方法不能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节育措施,人工流产方法主要有手术流产与药物流产,手术流产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分为钳刮手术与负压吸引手术。本文将带领大家认识人工手术流产存在的并发症以及手术麻醉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一、局部麻醉
在人工流产手术时,可以使用表面麻醉或者是宫颈旁阻滞麻醉,其中支配子宫的神经主要是盆丛中的子宫阴道丛,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来源于产妇的胸11、12以及腰1、2脊髓节,其中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主要来源于骶2-4脊髓节,经由盆内神经回到达子宫,其中交感以及副交感神经主要分布在宫颈,并且在宫颈旁部位形成宫颈旁神经丛,较为常用的方法是1%利多卡因,在宫颈内注射,经过相关研究人员临床实践,使用1%利多卡因10ml经由导尿管植入其宫腔之后,10分钟后实施流产术,这种镇痛效果较为显著,使用布洛芬、萘普生以及芬太尼等能够降低术中以及术后疼痛,使用双氯酚酸钠辅助并没有相应的镇痛作用。结合现有的资料资源,难以证明宫颈麻醉和其他麻醉方式的优劣,在存在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情况下并不能使用全麻或者是麻醉医生不在场情况下,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形式。
二、椎管内麻醉
这一麻醉效果较好,但是对麻醉医师的具体技术水平以及医院的设备要求较高,在术后当日不能离开医院,因此在人工流产手术中使用并不常见。
三、清醒镇静
在患者清醒状态下,适当的镇静能够降低其术后疼痛,但是经过相关研究认为,孕妇这一过程中会加重疼痛,因此这一方法的使用尚且存在异议,需要进行慎重选择。
四、全身麻醉
这一麻醉形式的使用首先是静脉麻醉,伴随麻醉药物的出现,静脉麻醉是现阶段较长使用的麻醉方式,是大多数医院的首要选择,具体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复杂的机器。异丙酚是现阶段临床使用较为常见的静脉麻醉药物,效果较好,在30秒就会达到相应的麻醉深度,药物作用的时间较短,大约在4-5分钟的时间,孕妇苏醒较快,并且蓄积较少。但给药过快的情况下,会对孕妇产生一次性呼吸抑制的情况,丙泊酚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作用,孕妇的血压会逐渐降低,心率也会减慢,氧饱和度下降。伴随着近年来对输注控制,对这一缺点具有较好的弥补,能够根据效应器的浓度实现有效调节,保证血流动力学能够更加平稳。
丙泊酚的镇痛效果较差,为提高其镇痛效果往往需要辅助使用其他镇痛药物,较为常用的是芬太尼,使用剂量1ug/kg为安全性较高的用量,在药理学中其具有呼吸抑制作用,但是并没有相应的造成呼吸抑制的情况。咪达唑仑的使用会具有顺行性遗忘作用,主要是对孕妇术中的意识进行消除,但这一药物的是哟个苏醒时间较长,并且孕妇在苏醒之后会出现头昏嗜睡的情况,这种方法的使用仅仅适用于高度紧张的孕妇。使用曲马多与异丙酚结合,使用人工流产手术中,能够降低术中孕妇的体动反应,有利于孕妇的呼吸系统循环稳定,并且其能够缓解孕妇束手的宫缩痛,具有显著效果。
实施静脉麻醉药物具有多样性,较为常见的有瑞芬太尼,属于芬太尼的衍生药物,是一种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在体内水解,不会依赖肝肾的功能,为产妇持续输注蓄积,在停药之后作用消失迅速,适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使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中,麻醉效果较好,并且产妇的恢复时间较快,经过相关研究认为,瑞芬太尼使用靶控速度为2ng/ml以及2mg/kg异丙酚,能够提高无痛人流中麻醉使用安全性,对孕妇会起到轻微的呼吸抑制,但是使用多沙普伦会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疼痛的产生具有一定情感因素,基于这一情况,使用非药理因素治疗对孕妇也十分重要,相关研究认为舒缓的音乐能够降低术中疼痛,也有一些研究认为针刺麻醉较为有效,但是这些措施现阶段依然处于研究阶段,仅凭参考。
五、注意事项
实施人工流产手术,在术中会使用麻醉措施,对孕妇产生的影响并不相同,具有差异性,孕妇在实施手术后,需要观察2小时,观察其阴道出血以及腹痛的情况,在没有不良反应情况下可以回家。实施人工流产手术之后,孕妇需要回家休息至少2周,并且要预防自身感冒情况,积极摄入营养食物,保证身体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在人工流产手术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孕妇子宫内膜创伤并没有完全恢复,子宫颈口处于松弛状态,不注重外阴卫生,极易导致细菌进入,形成宫腔感染。孕妇你在术后需要使用温水每天对阴部进行清晰,1-2次/天,在30天之内避免性生活,存在发热或者是阴道分泌物有异味,需要及时就医问诊。实施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的,具体结合孕妇的情况,选择科学化的麻醉方式,医生在手术前后需要遵循相应流程,掌握手术以及麻醉技巧,提高手术质量,孕妇需要清楚的认识到手术中的风险,提醒广大妇女不要进行危险的人工流产手术。
临床中选择合理化的麻醉形式,能够减轻呼吸以及循环的抑制作用,降低人工流产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麻醉方法需要保证安全高效,存在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医院这一手术中也需要具备相应的复苏设备,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作者简介:王守兰(1965.12-),女,本科,四川达县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科室: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