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士如何保护病人隐私探讨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陶贤芬
[导读] 美国的法学家沃伦(Warren)以及布兰德斯(Brandes)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了“隐私(privacy)”的概念,这一概念随即就获得了全世界范围的认同。

        陶贤芬
        蓬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遂宁  629100
        美国的法学家沃伦(Warren)以及布兰德斯(Brandes)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了“隐私(privacy)”的概念,这一概念随即就获得了全世界范围的认同。在医院中,患者的隐私,主要指代的是患者在接受、配合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时不愿意向他人所公开的关乎人格尊严的私人情况,其中包含了:(1)患者个人的生理特征;(2)患者的性生活;(3)患者自身的社会关系以及家庭生活,一般是夫妻、家庭伦理关系和患者与亲属的感情情况。而患者的隐私权则是:患者有保护其身体私密部位、生理缺陷、病史以及特别的个人经历等个人隐私不受一切形式的外来侵犯之权利。医院中的妇产科情况相对特殊,患者的主治医师以及相关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样本采集或是护理干预等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与患者隐私相关的问题,比如患者生殖器官的展露、婚外性行为、流产或是性病等,因此绝大部分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顾虑和焦虑。本文就妇产科患者的隐私问题而言,探究分析了妇产科的护士如何对病人的隐私进行保护,望给出有价值的参考。
一、当前妇产科患者存在的隐私问题
(一)女性病人的心理状况
        由于女性患者在妇产科接受检查时往往会将隐私部位暴露,大部分的女性患者特别是未婚女性,都会出现比较抵触、害怕碰到男医生,更加不愿意在受诊时有男性实习生在场。女性病人会觉得将私密部位暴露在男性医生面前会很丢脸,加上亲属如果再不理解,那么女性患者就会出现严重的恐惧、焦虑心理。如果女性患者有性传播疾病以及未婚先孕等等隐私问题时,其在接受医生检查时的心理情况会更为不安,她们会害怕受到家人的不理解、外界的歧视以及影响到现在正常的夫妻生活进而焦躁、忐忑。
(二)门诊出现的隐私问题
        其一,绝大部分妇产科就诊的女性患者会认为自身出现的病情、婚史、孕史以及自己身体的私密部位属于自己的私人隐私,所以会出现患者不愿意、拒绝回答医师询问的问题;其二,女性患者在就诊时,其亲属以及其他候诊的患者会处于好奇以及对自身病情的焦急,会无视护士的劝阻习惯性、自发地在就诊室门口或是里面扎堆,旁听当前就诊患者的病情以及隐私。如果护士以强硬的手段阻拦,那么其他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往往会以态度恶劣和不人性等理由进行投诉;其三,医院方面在临床教学的活动中往往会忽视对患者隐私权的维护,比如,医生会把就诊患者当做“活体教具”让其他的实习生进行学习,当教学内容涉及到女性患者自身的信息、私密部位以及病史等必定会使患者有一种人格自尊受到侵犯或是伤害的感觉。


(三)医院方面
        其一,妇产科相关的医务人员隐私权意识非常淡薄,常常在医院走廊、候诊厅等地方谈论有关患者的隐私以及病情,且在进出病室的时候也不会随手关门;尤其是当患者在受诊时,如果医师在此时接电话或是接待同事,那么患者会觉得极为尴尬以及不安;其二,当前的大部分医院在有关诊疗操作方面的要求都是对保护患者隐私有所明确规定的,在患者受诊前需要对医师的操作环境进行评估,只有达到保护患者隐私的标准下才可以进行诊断。但往往很多医生嫌麻烦,为了节约时间,都将此步骤进行了跳过。
二、关于保护病人隐私的对策探讨
(一)应用电子叫号系统
        妇产科门诊的候诊人数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多的,且病人的病情往往都是较为复杂的,因此医生的诊断时间比较长,其他候诊患者往往会有着较长的等候排队时间。出于对自身疾病的担心,加上较长时间的等候,患者难免会比较焦急,害怕漏听了叫号,进而时不时会去诊室看,不仅会打扰到医生正常病情诊断,更会侵犯其他病人的隐私。而全面应用电子叫号系统就可以完全避免这一情况,电子叫号系统会将当前候诊患者的号码以及名字、性别于大屏幕上显示,患者可以看见自己前面还有多少候诊者进而估计自己候诊的时间,心理有了底也就不会在诊室门口来回跑;应用电子叫号系统也可以有效避免插队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护士的负担。
(二)一对一制度
        合理设置就诊制度,做到一个诊室内,只有1位医师和1位病人,如果病人行动不便或是不能对自己病情进行准确表达,则最多允许一位亲属陪同,并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通过屏风等进行遮挡;在患者就诊时,护士要来回走动确保诊室的一对一情况,不让其他人进行干扰。
(三)提高就诊质量
        目前,性传播疾病和人流史不仅在患者的生殖健康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其在患者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影响也不小,因此医师护士在询问患者病史时最好回避患者的其他亲属进而避免患者出现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尤其是当患者就诊完毕,患者家属向护士询问相关问题时,护士要懂得有技巧地进行交流,在患者家属打电话来时也要拒绝回答有关患者隐私的问题。
(四)规范教学行为
        首先,医生护士在带实习生时,首先需要征得患者的同意,询问其是否愿意让实习生、实习护士在场,如果患者表示不可以就不能让实习生在就诊室;如患者表示同意,则医生需要在带教时以最大限度表现出对患者隐私的尊重和保护,不仅让患者安心,更能使实习生培养起尊重患者隐私的意识。
三、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进步,在对患者进行诊疗时,维护、尊重患者的隐私权是现代医学进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只要在医护工作中时刻谨记从患者出发,以人为本,那么患者的隐私就不会受到侵犯。尊重、保护患者的隐私则是和谐医患关系所必要的组成部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