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罗佳
[导读] 现在的社会进步,大家对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较高,促使病人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在疾病就诊过程中,由于病患自身对医院的医疗保健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

        罗佳
        射洪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四川省遂宁市  629200
        现在的社会进步,大家对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较高,促使病人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在疾病就诊过程中,由于病患自身对医院的医疗保健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现阶段,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投诉率越来越高,且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由此对医生和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到业务精通,还要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从而正确处理医疗纠纷。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涉及领域较多,范围较广,而且手术室工作节奏较快,所接触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意外情况频发,从而产生了诸多医疗纠纷,甚至出现医疗事故,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的护理技能,扎实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时,也可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就手术室护理期间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详细情况如下。
1  手术前注意问题
        1.1 术前访视应注意的问题
        手术前要对病人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且在术前探视中,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秉持和蔼可亲的态度,促使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产生好感,进而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在沟通交流中,手术室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的言辞,避免运用过激的语言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而且手术室护理人员不能将话语说得特别肯定,为自己留有转圜的空间,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疏忽。
        1.2 术前医疗器械消毒应注意的问题
        手术前要对患者所需的各种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确定医疗器械达标程度。强化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医疗器械消毒要求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尽量在有效期内使用医疗器械,提升医疗器械利用率。针对传染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术毕对医疗器械进行特殊消毒。在医疗器械消毒处理中,应保留每个消毒包的相关资料,即消毒卡、化学监测法的批示卡等,并进行登记,使得监视资料成为主要证据。
        1.3 进入手术室前应注意的问题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术前检查工作,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即患者姓名、床号、病情、年龄、性别等信息,其有效预防错接患者现象的发生;手术室护理人员认真审查患者生化检查结果、皮肤准备工作,针对术前准备工作不全患者,手术室可以不接收患者开展手术操作;观察患者基本情况,若患者基本情况表现异常,患者则有可能出现不良事件,因此,要找寻手术医生、护士长等人员进行签字,确保患者手术顺利进行;针对患者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将贵重物品交由手术室外等候的患者家属,防止将贵重物品带入手术室。


2  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注重患者手术体位的摆放
        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体位摆放是保障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增强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的重要方法。若在患者手术中,将患者左右体位摆放错误,可使得重大医疗事故发生率增加;在仰卧位时,避免患者上肢出现过度外展现象,有效降低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在俯卧位时,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科学调整患者的颌面部,避免其在手术中长期受压,进而降低面瘫发生率。2.2 术中记录应注意的问题
        术中记录可为医疗纠纷提供一手资料,并将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予以客观、清晰的展示,且术中记录具有法律效力。术中巡回护理人员应将患者手术治疗的整个流程进行真实记录,内容包括手术体位摆放情况、输血前核对情况、医疗器械物品清点情况等,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3 术中医疗器械、物品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巡回手术护理人员认真核对患者术前、术后所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等,尤其是纱布、缝针、棉片、剪子等,避免上述物品遗漏在手术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2.4 术中或术后病理标本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患者手术中所取出的任何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询问手术医生是否留取标本,护理人员不能随意处理组织,应按照医生要求处理组织。若患者术中需要做冰冻切片,应安排专人送检,无论是送检人员、接受标本者均做好登记处理工作;应给予术中常规标本保管,术毕后将标本交由主管医生,且放入固定容器中,做好标记,填写好通知单后送至病理科,实现标本的妥善处理。
3  手术后应注意的问题
        3.1 术后患者交接应注意的问题
        手术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巡回护理人员应将患者送至普通病房,将患者的手术结果、术后护理情况一一告知普通病房护理人员。手术室巡回护理人员在交接前,检查手术患者的皮肤状况、引流管通畅情况、手术敷料粘附情况等,均确定符合要求后,移交病房护理人员,并要求其再次检查核实,签字。
        3.2 术后患者隐私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无论是患者手术治疗中,还是患者术后交接中,都需要重视患者的隐私保护工作。患者手术治疗中,应将患者需手术部位、手术切口处予以充分暴露,其余部分予以保护,实现患者隐私的保护。而且在手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则会应手术治疗需要,深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甚至包含患者隐私,主要包含患者既往史、个人嗜好、生理缺陷等内容,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隐私保护意识,避免患者隐私的泄露,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们对手术室有着陌生感与新奇感,且因为手术方式多具备有创性特点,促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方式产生抵触情绪,这不利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而且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对医疗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工作,其不仅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精通护理业务,也要懂得相关法律问题,实现患者、医生自身权益的保护工作,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手术室护理工作较为繁杂,其所需要注意的地方较多,在患者手术的不同阶段,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从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就手术室护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且详细的分析,其可让人们了解手术室治疗基本情况、手术室护理工作内容,进而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