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政祺
51050219811106****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工程项目的管理日趋完善,EPC建设模式也不断应用在石化、水利、房建、市政、轨道交通等各个建设领域。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进设计与施工的深度融合,加快城市“走出去”,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广EPC建设模式,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EPC模式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造价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EPC模式;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造价;应用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但在市政基础设计工程建设中,在造价管理与控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建设单位在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充分发挥市政基础设计工程在城市长远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1EPC模式施工管理特点和优势
EPC模式包含了项目的成本、采购和施工等。与传统承包模式相比较,EPC模式由一个总承包单位进行负责,将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整合管理。EPC模式下各方关系更加明确,如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直接由工程的总承包单位负责,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对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1服务的全面性
EPC模式总承包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统一管理,总承包单位对整个施工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在施工早期的设计阶段可有效的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规避,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情况能够较快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更好的为工程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服务。
1.2项目综合管理,整体优化工程
EPC模式下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的设计、施工计划、工期等都有统一的规划,在开始设计时,多方面考虑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安排相关的人员监管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的过程顺利进行,如遇问题及时迅速的做出处理方案,快速解决问题,避免延误工期。对每个环节制定操作规程,设置具体负责人,明确责任划分,确保工程质量。
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造价控制中的主要问题
2.1控制体系不完善
市政基础设计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对象、范围相对较广,只有制定了完善的造价控制体系,才能够为工程造价管理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当前,大部分市政基础设计工程项目中,常常会缺乏造价控制体系,甚至一些工程项目中的造价控制体系不完善,难以符合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现实情况,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造价控制体系不完善是由于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参与主体、部门相对较多,不同主体、参与部门的工作对工程造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缺乏协调性,将会导致造价控制体系不完善,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
2.2施工造价方面
从市政工程项目的造价管控情况来看,大部分造价管控人员在执行动态化造价管控工作时,会出现责任意识差、管控力度不够等问题,难以确保造价管控质量。这是因为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动态化造价管控工作的关键性,没有切实做好相应的工作,使最终汇总核实工程量时产生了超预算的情况,致使企业的资金收益遭受损失。
2.3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
由于市政项目通常属于城镇基础项目,并且多数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来主导的,所以建设期间经常出现违反市场化规程的问题。例如,不执行项目法人制等,或者出现边设计边建造的状况,这些都会对市政项目产生影响。
3在EPC模式下的市政工程基础设施施工造价控制风险对策
3.1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
3.1.1实施限额设定
市政工程中的设计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并最大程度地对基础性经济知识进行了解与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对项目设计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考虑,并使用技术的经济指标,以此来规避设计方案成本超过限额,积极推进市政工程设计方案的改进。此外,市工程基础设施的成本管理应有效地与工程的设计工作联系一起,以便协同开发。在优化市政工程设计方案时,应注重分析技术经济比较和工程投资,并做到实时反馈,推动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设计流程的衔接,实现工程技术与经济的良好结合。
3.1.2对可施工性进行审查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能推动设计与施工的良好结合,最大程度体现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效用,提升项目的经济价值,推动工程项目中的进度与投资控制,然后实现综合管理的目的。通常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市政工程总承包方对项目整体系统较为熟悉,此外,总承包企业将有雄厚的技术水平以及极为专业的能力进行支撑,工程总承包公司通常对项目的设计、施工、采购进行负责,另外,还需要负责指导、协调各承包商的一些工作,往往总承包公司在管理时还需要负责设计与施工活动,便于组织、协调、设计阶段评审,将施工经验与方法最大程度的渗透,推动设计和施工的完善,这样能够帮助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得到良好的实施,同时还够有效节约成本。
3.2关注合同签订
首先,投标文件以及澄清是合同文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内容,应该纳入合同文件中;其次,在编制合同文件的时候不能对招标文件的具体内容进行更改,在合同签订阶段,还应该严禁擅自修改合同工程量清单;最后,合同履行的边界条件和重要条款应在合同协议书或合同谈判纪要中再次明确。
3.3尽快解决经济问题
发包人与承包人应创建友好协商制度,确保工程的经济问题在工程建设和工程解决的同时得到解决。
3.4严格控制消耗和浪费
市政工程的连接过程具备明显的层次性、连续性,市政工程任何工序出现任何问题均会直接影响下一道工序,过程中出现成本失控会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因此,在项目中标后的开发建设配额,应根据自身的预算额度,实现单个项目合同,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最终根据投资规模和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每个环节和工序均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
3.5提高全过程造价成本管理水平
投资决策、工程设计、施工环节和竣工环节是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成本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投资决策阶段,应明确可以控制成本预算金额,应确保限额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实施到实际位置。因此,成本控制管理应体现在每一个环节。须从多个环节和角度实现对成本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3.6把握施工重点以及难点部分
在划分施工段落时,应将施工作业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单独划分出来,对其进行重点督促以及指导,以保证其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如果在施工中出现进度缓慢或者需要返工的情况,要及时修改相应的进度安排,通过缩减或者抽调其他施工进度安排的手段,确保整体施工进度按照原计划开展。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市政基础设计工程项目的增多,工程造价管理成了建设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管理中,相关人员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通过EPC模式的造价控制方法,将工程造价管理运用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有效提高市政基础设计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祺.EPC模式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造价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4):196-197.
[2]吴妙.EPC模式下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D].广西大学,2019.
[3]劳东园.市政基础设施EPC合同成本管理政府监管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4]李生梅.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31):225.
[5]王苏军.如何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造价控制浅议[J].中国外资,2018(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