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惠强
山东恒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是明显的,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视度也是进一步的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控制来自于气候环境、施工进度以及工程结构等状况的变化,应用有效的技术严格施工,保证工程质量,使水利水电工程值得人们的信赖,以此,笔者以下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就是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殊性,来完善水坝的坚固程度,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非常必要的。因为混凝土施工中,利用水泥、砂石等的基本特性,并加以钢筋做结构框架,让建筑的实体更加的稳定和坚固,这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所需要的。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过程中,首选的技术就是混凝土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范围和面积都非常的大,为了能够确保水坝的牢固性就需要利用混凝土的特性,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分层的情况,还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近几年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技术水平也逐渐提升,受到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公司的工程造价方面工程师的密切关注。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修建的建筑稳定性特别好,可以保障建筑物超长的使用年限,降低质量问题突发的几率。混凝土施工技术一般是采用混凝土来构建构筑物的大体机械结构,以便于开展后面的施工工作。决定混凝土稳定性的关键是混凝土材料的成分占比和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一定要认真把控混凝土材料的成分占比和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混凝土施工技术一般是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明确混凝土材料的成分占比和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之后,去向经常合作的工厂购置原料,保证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
就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决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筑水平和品质。如果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日常运行,给我们国家的人民群众的普通生活和国民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电力环境,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固增长和提升人们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就一定要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1对混凝土配比进行优化
在水利水电施工之前,工作人员要对工程特性进行全面分析,充分了解工程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例如,工作人员可以对混凝土水热化进行有效分析,了解相关数据,并把混凝土配比纳入到所要考虑的内容中,一方面能够确保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使其达到规定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使用性能,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在配比设计时,工作人员要做好几个方面工序:其一,在确保强度的基础上,工作人员要尽量避免水热化现象的出现,如果混凝土出现水热化会降低混凝土的作用,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二,工作人员要合理运用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质量,避免混凝土出现变形。其三,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时间进行有效把控,确保搅拌时间与规定的时间相符,搅拌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影响混凝土整体效果。总之,混凝土是水利水电施工中重要材料,需要施工人员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在混凝土使用之前,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混凝土达到标准后才能正式使用,从而为混凝土强度与工程要求一致做出充分的准备。此外,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混凝土运输的重视,对运输时间进行有效把控,加强对专业运输车的利用率,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给混凝土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2.2在水闸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
水闸施工主要包括上游防冲槽、中游底板等,这是一个复杂的施工工序,混凝土技术在水闸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水闸底板浇筑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先铺设10厘米左右的素混凝土,这样不但能够对地基起到保护作用,还能确保地基表面的均匀、平整,在建立模型阶段,施工人员要把侧模板放在水闸旁边,通过地龙木进行固定,使其起到支撑作用。水闸底板在浇筑期间,容易受到外界作用力的影响,使得水闸底板发生变形,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加强对底板浇筑的重视,确保混凝土强度与底板所要浇筑的部分在同一平面上,并通过麻面增加混凝土与底板之间的摩擦力,在一定条件下穿插钢筋,通过脚手架对混凝土进行有效控制,这样能够减少钢筋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对钢筋进行分布时施工人员要以设计图纸为参考依据,把混凝土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进而提高施工质量。
在水闸闸墩施工过程中,预埋结构较为复杂、闸墩平面相对较窄,增加了混凝土技术施工难度,给施工人员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缝进行有效操作,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增加施工隐患。一旦闸墩出现沉陷缝时,施工人员要先完成止水作业,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施工人员还要对闸墩与底板进行有效连接,这就需要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来完成,从而达到连接的目的。在闸槽浇筑期间,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进行预留,先一次浇筑再二次浇筑,这样不但能够减少误差的产生,还能确保闸墩厚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2.3在大坝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大坝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需要施工人员加强对混凝土技术的重视,根据施工量进行合理选用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可以对大坝进行分块,把大坝分成一个个部分,这样不但能够使施工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在大坝施工过程中,由于高度不同,使得竖缝有所不同,施工人员可以把竖缝作为参考依据对其进行浇筑,在浇筑期间施工人员要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温度达到规定要求,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错缝分块技术也容易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但从整体施工情况来看,错缝分块技术操作较为简单,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不高,因此,施工人员可以加强对错缝分块技术的利用率。在大坝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不仅要考虑分块问题,还要加强对接缝灌浆工艺的重视,确保大坝的完整性,正常情况下,重复式在接缝系统中应用较多,主要是由于重复式不会给管道带来负面影响,能够确保施工质量,所以,施工人员常常为了满足要求,对接缝灌浆进行重复操作,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与重复式相比,盒式对于灌浆质量相对较好,能够有效保护管材。大坝接缝压力主要以0.2MPa为标准,对于顶区接缝要求更为严格,这就需要施工人员按照规定标准进行操作,从而完成浇筑作业。
2.4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
混凝土技术对于水利水电施工起着重要作用,在后期养护阶段,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混凝土的重视,做好后期养护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在养护过程中,一旦发现混凝土密实性没有达到规定要求时,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解决混凝土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如果混凝土密实性不合格,不仅会给钢筋带来腐蚀,还会使混凝土出现剥落,给工程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人员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利用率,使其在后期养护作业中得到有效应用,一方面能够充分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工程使用期限。
3结语
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断增加,使得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是重要的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从工程设计与施工环节,加强质量管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为此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相关人员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研究,完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家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286.
[2]白晓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居业,2020(10):111-112.
[3]晁永莲.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粘接,2020,(08):131-1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