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萍
21012219770224****
摘要: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建筑行业在进行作业时都逐渐迈向绿色建筑的步伐,并以此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装配式建筑在当下已经成为了国内的焦点,国家也对预制装配表示越来越支持和认可。基于此,以下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BIM技术应用;实践
引言
目前,我们通常提到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是指在施工中要用到的各种建筑材料及相关组成部分由工厂来进行生产,在最后的工程施工中将这些零散的部件进行组装和装配。这样的建筑施工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多样化,也提高了个体建筑施工的便捷性。而BIM技术也是在近些年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被应用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大大提高了工程装配施工的整体效率,除此之外,还达到了建筑施工装配阶段的绿色环保的要求,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工程阶段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合理优化,提高了整体施工水平。
1了解BIM技术
很多人以为BIM技术就是给工地的建筑施工和图片识别起到帮助作用,但其实它在装配式的建筑设计中,拥有着更大的帮助和作用,可以说是完全颠覆了过去的生产和建筑模式。BIM技术主要是通过信息采集的方式,对一个建筑物所有的内容进行了解,其中包括该建筑物的设计目的、材料生产、现场实际施工、后期的运营与维护等不同阶段,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出与其相关的模型。此外BIM技术还能够根据部门不同阶段的数据实现实时共享,让模型能够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眼前并且具备可以随时修改和协调的特点,能够实现让所有的部门同时进行作业,有效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BIM技术中的三维技术能够有效对装配设计的流程进行简单化,其中不但包含了普通结构的设计结果,对于一些预制的构建形式和加工过程也有详细的图案。根据这些结果把与其有关的数据进行导入,再转化为生产的数据内容,通过模型安排好实际的装配,从而实现所有项目依靠数字化方式来进行管理。
2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
装配式建筑已经产生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在过去,我国大多数开发商更倾向于使用混凝土浇灌的建造方式,很少有人选择使用装配式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固然有许多其自身的优势,无论从成本、工期还是效率来讲,远优于传统混凝土建造方式。但正因为其自身的先进性,装配式建筑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而过去我国还不具备这样先进的预制装配的技术,因此,即便是大家都知道装配式建筑的优点,也极少有人会选择尝试改变建筑施工模式。近几年,购房热度只增不减,购房需求大大增加,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持续增长的购房需求,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模式势必要进行创新。我国的科技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过去不敢尝试的装配式建筑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随着预制装配技术水平的提高,装配式建筑成为了新时代建筑工程施工的首选方式。已经有不少知名的建筑企业在其开发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运用了装配式建筑,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效益,这也为装配式建筑进入市场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3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
3.1构件设计阶段
在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装配式构件的生产是以工厂为基础的规模化生产,当出现变更问题或装配式构件发生变化无法装配,会造成成本和资源的浪费。在此阶段,利用BIM信息平台对装配式构件的设计、深化设计进行质量控制,保证了装配式构件的正确性与可生产性,确保各个零部件都能准确放置且没有错误与遗漏。
3.2图纸方面
在装配式建筑中图纸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与实际生产出来的建筑配件有着直接的关联,生产预制配件的厂家会按照设计图纸中标注的尺寸进行批量生产,一旦出现图纸中尺寸或其他的东西产生错误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装配式建筑中,对于装配的精准程度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设计图纸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和稳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现错误甚至会影响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过去的传统建筑中,由于大多都是主观的思想,所以很多的定量分析是不足的,就连设计师都没办法将这些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而采用BIM技术却可以高效的解决此类问题。
3.3现场安装阶段
现场装配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装配式构件的质量验收和构件装配过程的监控,包括进场质量验收、施工方案模拟、质量控制清单、可视化技术交底等。本项目装配式构件进场需严格进行质量验收,以确保现场装配时所用构件合格。通过扫描RFID标签,将读取出的质量管理数据与BIM平台中存储的验收质量标准对比,减少了管理人员水平不同带来的风险,极大地提高了装配式构件的验收效率。施工仿真模拟即通过BIM直观的三维动画模拟指导复杂的装配施工过程,可对目前的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验证并对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通过仿真模拟提前发现施工方案问题,事先解决了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碰撞,实现了各专业及构件的协调,降低了项目损失。经过对装配式施工方案模拟后,施工方在模拟过程中对模型设置标记质量控制点并生成质量控制清单。施工管理人员依据生成的质量控制清单,指导施工,对这些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
3.4装修阶段
传统建筑设计流程,装修设计往往是相对滞后的,并且也是和主体设计分离的,装修施工的问题基本都是在主体施工完成后才发现的,此阶段整改起来更是繁琐,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兴起,出现了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等概念,使得装修部分也要同主体设计、施工综合考虑,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装修设计主要是通过二维图纸结合局部的渲染效果图进行展示的,同样会出现图纸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二维图纸也无法很好地向业主展示装修整体效果,此时需要根据二维图纸搭建三维模型进行展示,造成资源浪费、工期拖延。通过使用BIM技术,主体设计阶段的数据化模型信息,传递给装修设计,设计师可以借助模型族库,选择相应的家具材质、洁具和设备等,也可以加入反映现实情况的信息,如:灯光效果、采光效果、家具设备摆放位置等,然后通过BIM软件的漫游功能,借助VR技术,根据业主要求选择不同角度和路线向业主展示装修效果,然后根据反馈意见方便、快捷地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实现装修专业和主体设计之间的碰撞检查,例如:净高检查、风管碰撞检查。
结束语
BIM技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处理,运用数字化三维模型进行设计和对实际情况的模拟实验,设计合理科学的工程图,规范了预制构件生产标准,简化了装配中许多繁琐的步骤,提高整体建筑的施工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并且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得到了有效地监管和控制。BIM技术是未来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手段,开发商应该深入了解BIM技术的优势,并且探究如何将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文.解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91.
[2]张德光.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229.
[3]李双双.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探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7.
[4]靳鸣,方长建,李春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7,46(16):53-57.
[5]曹江红,纪凡荣,解本政,武志军.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34(03):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