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小垒
珠海大横琴城市新中心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园林绿化是提升城市形象、为居民提供更为适宜居住环境的有效方式,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在不断落实环境保护理念下,国内的园林绿化工作得到了各个城市的充分重视。在园林绿化中,针对园林绿化采取的养护技术及措施是保障园林建设效果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开展,能保障园林景观的美观性,使其视觉价值不受影响,进一步延长景观寿命。对园林绿化养护中养护技术的要点养护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养护管理措施
引 言
市的园林绿化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吸收汽车尾气的排放,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还能够减少噪音,为人们高品质的生活工作环境提供保障。园林绿化养护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维护绿色植物的生长,绿色植物是园林绿化养护的关键对象。在保护绿色植物的基础上,园林绿化养护要做到技术和养护管理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长期养护和建设园林的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对园林绿化的文献研究和实际操作经验,得出园林养护技术的关键点以及养护管理措施。
1 园林绿化养护概述
园林绿化养护是一项具有非常复杂工作内容的工程,其不仅要求相关的管护人员了解园林中绿植的生长情况和规律,还要在其生长的过程中,进行施肥、浇水等多项工作,还要定期对植物进行必要的修剪,从而促使植物可以正常的生长。这也就对当代的园林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在当今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应该加强对相对人工的培养,从而提升园林美化效果,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园林绿化和养护管理中,都可以体现出园林植物造景效果,因此,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应该强化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流程,提升园林绿化的效果,降低成本,充分发挥园林绿化植物的资源,推进城市和谐发展。因此,园林绿化景观的造景工作效果与园林养护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对植物进行有效的养护可以发挥出其最大的效果。
2 对于园林养护工作的要求
在园林的养护工作中,首先需要从园林的总体功能进行把握,从而促进对于园林工作的统筹性考虑,在此之上对于具体的要求进行分化考虑。园林工作中的重点,在于绿化养护,其中绿化养护工作的技术以及养护管理的维护需要进行重点的把握。
2.1 对于园林中植物习性的了解
在进行绿化工作的过程中,植物的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内容,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不断的学习以及实践,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对于植物的生长习性等一些理论性的知识需要具有明确的了解。此外,由于植物在园林中需要进行继续的生长,由于地域环境所呈现特点的不同,植物的养护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园林具体条件进行考虑,维护植物的生长。
2.2 园林的美学价值考虑
在园林工作的维护中,需要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对于绿化工作进行规划以及考虑。对于植物除了日常的护养之外,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对于植物的美观以及园林的整体美学价值进行考虑,维护园林日常功能的同时,对于美学功能也进行分析构建,以及维护。
3 园林工程施工阶段的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在园林施工建设中,对绿化物的养护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园林施工绿化应建立完整的后期养护系统。土壤质量直接关系到园林种植植物的生长效果及寿命。因此,要建立以专业养护人员为主的养护队伍。定期对土壤施肥并进行改良,在对植物进行移栽的过程中,确保移栽环境适宜,检查土壤的营养情况、酸碱情况、土壤的温度与湿度、空气质量状况,从各个方面增加其成活率。定期对园区内的灌溉措施进行检查,确保植物能获取充分的水分。
此外,定期对草坪进行割草、浇水、施肥、通风,有助于提升草坪的寿命。秋天应及时清扫落叶,提前为植物过冬做准备。冬天应当清除草坪中种植场区域留下的沙烁、积雪和碎石。养护人员要定期喷洒农药,定期对园区内所有绿化植被进行病虫害检查,减少绿化植被损失。养护队伍要定期交流学习植被的养护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学习新的养护技术。
3.1 灌木养护
(1)灌木类植物养护要形成完善的养护体系,注重在植物种植前就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工作,保证湿度与温度的合理性。在移载苗木前就应创设良好的植物栽植环境,加强病虫害防治,保证在恰当的时节进行移植栽种。(2)在栽种的过程中全面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具体要根据植株的高矮等确定花灌木栽植时间。(3)灌溉喷淋:因水压分布差异较大,建议布设主管及支管,每50-100米设支管接主管并设置开关阀,并间隔4-6米(通常按照喷淋头的喷淋半径)设置喷淋头,保证在水压低于是市政要求最低供水压力(通常市政的给水压力市区一般不低于0.26兆帕)时的喷水半径需求。并且,灌溉喷淋可以增加中水回收及多方面利用的价值。(4)栽种要深浅适宜,栽植后要做到立即浇水,保证浇水浇透,同时,保证根部有足够的水分,有效避免水肥失衡问题。
3.2 大树移栽
(1)移栽前进行实地考查,了解实地具体环境,测算土球半径,在土球的四周铲出切口,分开表土与底土挖穴。(2)起底时要留有颈形土柱与底土相连,保证土球的整体完好。(3)进一步梳理球体的外沿情况,有效保护球体根须,同时用麻布对土球进行全面包裹,并且截断较粗的根。(4)土球切面应尽量用铁丝网兜住,为了方便应在树坑一边挖出斜坡,将木板放在土球下,同时,使树木在土丘上成直立状态。
3.3 植后养护
在树木移栽后要加强浇灌工作,注重使用科学的浇灌技巧,初次定根时水分应浇透,水压不能过大,要保证有较小的冲力。同时,要在沟内放置土萁,并且有效避免水柱直冲树沟,在浇水完毕后还要检查灌溉情况。
应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适当的浇水,保证养护方式与地域气候环境相结合。同时,根据植物情况做好后续的病虫害处理工作。
4 园林工程养护阶段的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3.1灌溉技术
在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中,浇灌工作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内容。由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水分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是其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因此,在植物的养护过程中,及时的灌溉是需要保证的主要内容。在对于植物的灌溉过程中,有以下三点需要进行及时的注意。第一、对于不同类型植物需要采取不同的灌溉手法,以保持其能够吸收水量,或者有足够的水量维持日常生长,避免出现烂根以及水分不足的状况,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注意,某些植物生长中所需水分较多,需要进行及时的关注,植物的维护人员应该使用有专门的工作观察记录以及工作的计划对于特殊的内容进行关注。第二,不同植物的浇灌在不同的季节具有的需求大相径庭,需要根据季节进行调整。第三,由于园林的维护面积较大,对于一般性的植物,需要采用统一的自动化灌溉系统进行灌溉工作。另外,植物的具体需水量,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以及土壤土质做出区分,防止过度灌溉,影响植物健康,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3.2 施肥技术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如:无机盐、水分等,土壤中实际存在的养分有限,随着植物的持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会不断下降,造成植物实际生长期间所需养分不足,通过施肥技术可保证土壤中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养分。施肥期间应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大,降低由此引起的“烧苗”问题。施肥期间,需根据植物特点控制好施肥深度以及施肥距离,园林植物可采取条施或者穴施方法,施肥深度应超过5cm,施肥区域应处于植物根系周边,肥料与植物根茎距离应超过10cm。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种类以及生长发育状况,对于生长旺盛的植物,可增加钾肥;生长缓慢的植物可采取速效氮肥;园林中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在施肥中应增加磷肥。施肥期间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施肥效果的影响,如清除植物周边的杂草,有积水区域需及时排水,提高施肥的有效性。
3.3 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也是植物养护技术中的一个关键,实际管理中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特点,做好早期病虫害防治。园林中常见的金叶女贞、紫荆、月季、大叶黄杨、紫薇、五叶地锦等植物容易出现煤污病,需要重视粉虱、蚜虫、介壳虫等虫害防治,并可在冬季喷洒3°Be石硫合剂,夏秋季可喷洒代森铵500~800倍液。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间,除了做好植物病害预防外,还需要注重虫害的预防控制。如:月季长管蚜在春秋两季较为常见,主要影响植物的新梢、嫩叶和花蕾,诱发煤污病,防治期间需要及时清除有虫枝条,及时清理园林区域中的杂草、落叶等,常用的药物有氧化乐果、灭蚜威等。不同区域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需要根据园林区域植物特性进行针对性防治。
3.4 植物修剪技术
修剪整形主要是对植物枝茎叶花等部位进行修剪,最终使其保持某一特定的结构形态。各个园林的绿化需要不同,所运用的修剪方式也要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当确定植物主要用途后,养护者要从该植物开花习性、年龄周期还有生长发育等综合状况出发来确定科学的修剪方式。例如对愈合能力相对较弱的樱花等植物而言,在修剪中应尽量降低修剪次数,避免因频繁修剪导致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在生长环境各异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修剪整形方式也存在不同。例如当土壤环境较好、土质肥沃时,可利用自然式进行乔木修剪;当土壤条件欠佳时,可适度降低乔木分支点,让主枝能于较低的位置来形成树冠,保障乔木的水分及养料正常输送。最后,当修剪工作结束后,要做好对植物的清洁,清除植株及周边的烂叶枯枝,避免害虫侵扰植株。为保障植物健康生长的免疫力,可在修剪工作后植株的裸露部位涂抹油漆等封闭伤口。
4 养护管理措施
4.1 重视园林科研
植物生长会面临不同的生长问题,在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下,最终的植物生长状况、园林绿化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当下,园林绿化得到重视,各地开展园林绿化工作,使得对养护技术、养护管理方式的需求量更大,现有的养护技术及管理方式不一定能适用于实际的养护需要。因此要重视园林科研,向养护技术的研发以及养护管理的创新投入资金、设备及人才,使得现有的养护技术、养护管理方式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促进园林绿化养护的不断发展。此外,还可鼓励养护人员、养护管理者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养护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进,利用一定的激励制度对有效创新进行奖励,逐步推进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和养护管理方式的发展,提高养护团队的整体能力。
4.2 园林养护管理的制度化
针对不同的植被养护要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够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和现在已有的园林养护管理制度相结合,根据平时养护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要理论结合实践制定出新的模本。明确岗位职责,每个人的责任和工作要非常清晰,养护人员需要定期修剪植被,给植被胶水,施肥,管理人员则需要监督日常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起定期巡查制度,每一个人都要严格按照值班表对于定期工作认真按时的完成,并且要有相关人员进行监督,以防止错误出现;建立起奖惩制度。只有从制度化到实践性环环紧扣,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园林绿化养护水平。
结束语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目前还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我们要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合理的制度并积累实践经验,建立起完整的养护体系,使园林绿化发挥最大的作用并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本文从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分析为切入口,分析了园林养护工作中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给出了相对应的措施,希望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崔富新.??农民致富之友.?2018(16)
[2]浅析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措施[J].袁晶晔.??科技创新导报.?2019(03)
[3]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要点及建议思考[J].华文兴.??山西农经.?2020(15)
[4]浅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申磊.??现代园艺.?2020(08)
[5]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及管理策略探究[J].朱琼.??科技经济导刊.?2020(22)
[6]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初探[J].孟涛.??现代园艺.?2019(16)
[7]目前园林项目工程的绿化养护问题分析[J].蒋龙.??现代园艺.?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