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统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月3期   作者:周珑
[导读]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摸清家底,掌握实情,指导科学决策,
        周 珑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458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摸清家底,掌握实情,指导科学决策,实施有效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统计工作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通过 大数据统计技术,企业能够以更快更准确的方式处理、分析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这对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就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其统计工作的进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希望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工作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赋能。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企业统计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在提升企业统计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整个企业的信息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等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将大数据技术有机的运用到企业的统计工作当中,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1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因素日益渐增,如果仍然采用陈旧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式,就很难以满足企业需要,因此,必须要对以往的统计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这种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不断推动企业统计工作改革创新。从广义上讲,大数据技术是指采用前沿网络信息化技术采集、挖掘广泛的生产经营数据,根据生产要求进行过滤和分类,整合成具有高度应用价值的信息,以供企业决策参考的高集成化数据应用技术,结合云计算、数据挖掘等工具进行数据归类分析,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分析结果,从而更加全面的反应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可以帮助企业对自身发展动态进行预测,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水平。
        2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守旧的统计工作模式影响
传统的企业统计工作中,不论是数据的采集还是数据的处理仍停留在人工操作信息化报表的层面,大数据统计技术仍未广泛深入应用。人工操作与大数据统计技术对比,存在用时长、效率低、准确性无法保证的问题,此外,当下企业统计工作较容易受到固有统计模式和固定数据来源的限制,精力多放在内部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统计,缺乏对内部数据的深度分析,以及对外部市场发展信息的统计调查,较难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数据信息资源和决策支持。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伴随着企业统计工作中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所要处理的数据也更加多元,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统计模式,仅仅依靠人工操作,必然要面对不可估量的风险。
        2.2企业统计工作成本高,信息化统计方式亟待建设
传统的企业统计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对企业运营和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成千上万条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和汇总。多数统计工作者面对繁杂的工作内容和盈千累万的数据,仅能依据统计规定提供传统数据汇总内容,极少能有精力扩展统计的深度和广度,从而编撰出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一个企业能够长期正向发展,既需要符合自身条件的企业规划战略,同时还需要根据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而以上两个因素与精准的企业统计数据分析是分不开的。建设企业统计信息化系统是一项长期回收的工作,由于产出不足,而且在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得到回报的时间很长,所以导致企业对于统计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就不会得到加强,信息化统计方式亟待建设。
2.3数据信息单一时效性差,无法实时共享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期,企业的整体系统被人为的划分为围绕各部门业务而开发的独立的子系统,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采集、储存与在线存取统计数据信息,如建筑企业的工程进度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各系统独立进行数据统计,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不进行互通和实时共享,然而独立单一的数据无法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不能发挥其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功能。从企业统计工作发展历程来看,统计内容主要为企业相关的生产、经营和利润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其呈现方式为企业各部门业务形成的统计报表,其内容往往局限于业务需求,无法根据基础信息和业务规律升华至深层次信息,此外,因业务信息敏感度高,人工统计导致信息沟通时效性差,无法实现各种统计数据及时互联互通,导致统计数据单一、过时,从而降低分析结论的精准度,从而减弱了统计分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功能。与编制企业战略规划工作相似,统计工作需要通过分析全面的数据,具备企业全局观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2.4统计数据标准界定存在问题
企业统计数据标准体系需根据企业的发展及时更新,使用传统统计方法的企业,在对信息和数据进行统计时,往往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企业在收集数据时,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分析。如果对数据有效性的界定不够明确,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就难以得到保证,致使企业的统计结果存在偏差。这样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同时,传统的统计方法的施行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同时还缺乏对数据格式、规范的要求,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统计结果达不到预期的结果。

由于没有统一的企业级数据标准,造成“无数可用”、业务信息存在“二义性”,“数据孤岛”,“统计口径歧”和“数出多门”等,不能充分发挥统计数据的晴雨表、指示器和风向标的作用。
        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统计工作出现问题的对策
        3.1加大资源投入,提高信息化程度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统计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的提升有赖于现代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无论是安全性还是传输速度,与传统的统计手段相比均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需要加强企业统计现代信息化建设。要想做好这方面,就要加大资源投入,保证企业现代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设备方面的支持,同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确保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时代要求相匹配。在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全面性,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发展理论和相对性,实现数据信息平台高标准的革新方案,使得各部门对于信息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与此同时,在改善企业统计环境过程中,针对数据管理、应用整合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也帮助企业走向了高标准化、系统化的长效发展。此外,各部门在数据信息的互通范围内能快速采集和掌握原始数据,从而有效地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度挖掘,进行高效率、低经费运转,促进了各部门之间、各专业之间实现有效信息传递,促进企业得到良好运转,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信息资源技术支持。
        3.2建设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统计工作无非是依附于传统数据模式来分析,而传统统计工作主要以赋予企业内部产能,或者根据企业内部信息建立数据库,所以相对新形势下,企业信息统计工作缺乏大局观念,无法做到明确的企业发展观,因而不能全面分析和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企业统计工作急需完善,应当以服务为中心,站在长远发展格局下观察问题的产生与决策。拓宽数据信息来源,多方位、多角度地收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例如能够反映客户需求、满意度和持续合作意向的信息,反映各区域有关生产经营资源、政策方面等系列信息,全面提升新时期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要积极进行相关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构建新型的集数据采集、加工、分析、监管、共享、评估、预测为一体的大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分析平台,完善统计信息结构,建立企业微观经济数据库,实现信息数据的集成化处理并有效应用。在统计数据采集的过程中,由于受制于各部门独立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打破壁垒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而共享平台就是一个完美的渠道,既可以不影响各部门之间的独立作业,又可以完成数据的综合采集,这也是数据挖掘并利用的一个有效平台,在这种模式之下,必然提升统计工作的系统性以及高效性,最大程度地发挥统计工作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使企业内所有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协同联动,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样,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也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从而提高企业凝聚力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力。
        3.3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企业统计数据标准体系
首先,要全面建立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相对应、与企业市场发展环境相适应的科学统计数据标准体系。以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为契机,建立企业级统计数据标准,从而实现以下价值①通过梳理业务信息项,促进业务信息数据化;②通过定义信息项业务含义和业务规则,达成信息理解的共识,消除业务信息的二义性;③通过统一信息项的技术属性,包括数据类型、长度和精度等,为实现跨系统的数据流动和共享提供支持;④通过理清指标数据的计算公式、统计维度、统计口径,规范数据统计;⑤通过规范数据源,消除数出多门,提升数据的一致性。
其次,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完善统计管理制度,明确基础统计要求、基层报表统一标准、数据评估要求,集中统一采集数据,真正做到基础信息“一口采集,多部门使用”,“一次采集,反复使用”;实施回访核查机制,全面审核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及时发现数据异常现象,提高数据质量,实现指标口径统一、数据发布一致,统计成果和资源共享,为企业生产经营分析、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助推了企业统计管理的持续改进。
        3.4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在企业内部许多信息都相对私密甚至机密的情况下,数据的安全性更应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在使用大数据进行统计时,企业要在搭建内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加强网络平台的防护,对防火墙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确保数据在收集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企业还要组建数据安全团队,对企业内部平台进行及时的优化,以便推进企业朝大数据统计方向的转型。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不光要在数据收集到大平台和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中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在各部门内部也要搭建相应的数据保护系统。比如,只有当具有高权限的管理人员申请对部门内部进行调用时,部门内部的数据才能通过特定的规则上传至大平台,否则内部数据无法向外传输。通过一系列规则的设定,企业内部数据就会实现高效、安全传输,为企业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助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不仅对企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企业统计工作提供了新的数据处理思路和方法。因此,企业统计工作应在大数据环境下,不断适应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发展,优化企业统计工作结构流程。企业统计人员要正确认识统计发展的“时”“势”,科学应对统计工作面临的“危”和“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作为、善于作为、顺势而为,运用先进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找出其中的规律,实现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利润的转化,提升企业经营质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震.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统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环境保护,2020(18):334-337,767.
[2]余芳东.国外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及最新发展[J].调研世界,2020(11):560-564.
[3] 陈丰久.关于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13):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