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分担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月3期   作者:任森
[导读] 风险分担是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
        任森
        盘锦市大洼区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盘锦 124200
        摘要:风险分担是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合理的风险分担能够充分调动业主和承包商的积极性从而满足双方的需求,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不合理的风险分担可能会使得项目的效益降低,甚至会导致单方风险损失过大使得项目中断或失败。对于项目投资较大,合同双方关系较为特殊的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而言,如何将风险在合同双方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且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总承包;风险分担

引言
        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相比一般的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具有建筑投资大、周期长、生产复杂等特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包括设计、材料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等多个阶段,参与方众多,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即项目风险。同时,总承包模式相比传统的发承包模式而言,业主和承包商的关系较为特殊。一是由于总承包模式采用单一承包商承包项目,总承包商的责权利集中度很高。采用总承包模式的业主往往对项目的实际控制较弱,项目能否按照预期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承包商的技术水平和风险承担能力。二是总承包项目的业主往往希望利用该合同模式转嫁风险,忽视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承包商的风险管理水平,将过多项目风险转移给承包商。承包商为避免项目的风险损失而在报价过程计入高额的风险费,导致项目的投资收益降低。
1 风险分担框架的建立
1.1 风险初步分担阶段
        在该阶段业主首先需对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风险进行全面准确的识别。对于有明确的风险责任方、有效控制方或直接损失方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担主体初步划分。对于无明确责任方、双方均缺乏有效控制能力且双方风险损失均可能较大的风险因素划分为双方共担。承包商需对分配给己方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出风险报价,如果承包商接受风险分配且报价被业主接受,那么风险由承包商承担,否则需要进行重新商议。风险初步分担阶段将风险因素划分为单方承担或共担。
1.2 风险全面分担阶段
        在该阶段风险分担主要遵循风险承担意愿原则及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来分析共担风险的比例分配问题,运用效用理论构建以双方的综合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风险分担模型并求解。在确定单方承担风险的分担方及共担风险的具体分担比例后,双方就风险定价商议结束并签订合同。
1.3 风险跟踪与再分担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对上两阶段已经确定分担方案的风险因素进行监控,判断风险是否发生了变化亦或者是否在后续过程中有未识别完全的风险因素,如有该种情况需对风险分担进行重新商议,确定分担方案。
2 风险分担建议
2.1 业主角度
        采用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业主往往对项目风险持有规避的态度,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将项目风险转移给承包商。但是往往承包商的风险控制和承担能力有限,通过共担风险的分担比例计算分析可以看到,在业主明显占据合同谈判优势地位时,业主承担共担风险的比例很低。但是,风险转移会导致承包商为避免过大的风险损失而计入高额的风险费用,致使业主的投资成本增加,风险管理效率降低。当风险发生后,过大的风险损失可能超过承包商的风险承担上限而导致项目实施中断。通过改变业主的效用函数可以看到,当业主的风险态度向积极方向变化时,业主承担风险的比例增加,风险分担方案趋于合理。

所以,在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中,业主不应一味地为规避风险而进行风险转移,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及合同双方风险控制承担能力,适当转变风险态度,使风险分担更为合理。
2.2 承包商角度
        在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影响承包商风险分担态度的因素有自身因素和市场因素两方面。自身因素主要是承包商的风险管理控制能力,市场因素主要是建筑市场的竞争程度和项目承接的迫切程度。一部分承包商为了能够通过承担风险获得相应的收益而承担较大风险,但是计入较高的风险费用可能使得业主无法接受。通过共担风险分担比例计算可以看到,合同主体的风险预期控制成本越低代表其风险管控能力更强,分担的共担风险比例越大。由此可见,承包商希望通过承担风险获得利润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除此之外,通过改变业主和承包商的地位权重系数比可以看到当承包商的谈判地位较低时,业主通过合同将绝大部分风险进行转移,承包商被动接受风险可能导致风险损失过大,对承包商不利。因此,除努力提高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外,承包商还应在合同谈判过程中注重谈判技巧方法,尽力争取相对公平的谈判地位。
2.3 合同双方角度
(1)做好项目风险识别工作,完善合同风险分担条款采用总承包模式的建筑工程项目大多具有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等特点,业主通过与承包商订立合同,将项目的决策、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其中的多个阶段发包给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大量的风险因素,根据第二章风险分担框架的建立可知,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初步分担和全面分担的前提,只有对风险识别全面准确,才能通过初步分担和全面分担确立合理的分担方案。同时,风险识别工作又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未识别到或识别完全的风险因素或已识别的风险因素出现变化时,对于这种情况需要业主和承包商重新商议分担方案,即风险的跟踪与再分担。全面、准确、及时的项目全过程风险识别能够提高风险管理效率。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分担方案最终通过合同条款进行约定,根据本文的研究成果,风险初步分担主要是依据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进行风险分担类型的划分,但是除了需要确定风险的分担方,还需要更具体的责任划分。比如针对项目安全风险,合同双方应履行哪些具体的管理措施义务;业主或承包商造成的工期延误归责方应如何进行风险补偿等等,完善的合同风险条款是风险分担方案顺利实施的保障。
(2)重视风险信息管理,建立风险数据库风险信息的使用贯穿于风险分担的整个流程。在风险识别阶段,双方可以通过对类似项目的风险管理信息进行辨别分析,准确全面地识别出项目各阶段的风险因素。在风险初步分担阶段,风险信息同样可以作为分担方划分的重要依据,确定风险类型。在风险全面分担阶段,通过共担风险分担比例计算模型构建可以发现,在合同双方进行风险共担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双方效用最大化的目标,需要合同双方对于风险的预期控制成本、控制成本有效性函数、风险发生后的建造成本变化等数据。这就需要业主和承包商对以往风险管理的数据进行全面记录和处理,在此前提下才能实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风险发生后,风险损失补救措施及费用等信息能够帮助双方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影响,保障项目顺利完成。可见,作为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合同双方,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信息是建立风险分担方案、有效进行风险预控和补救的重要依据。
3 结束语
        论文研究旨在构建一个适用于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分担框架,从而明确风险分担的流程及方法,为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实践中在合同双方间建立合理高效的风险分担方案提供依据。论文只考虑了业主和承包商两个风险分担主体,但是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可以通过保险、分包等方式对风险进行转移,与其他主体共担,在业主和承包商风险分担完成后,后续阶段中的各参与方风险共担问题可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婕.工程总承包合同风险分担的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
[2]杜亚灵,尹贻林.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框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5-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