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控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月3期   作者:任晖
[导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任晖
        烟台骏新置业有限公司;;邮编264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对城市中土地的使用效率也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层建筑理应成为施工的主要形式类型,本文就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相关控制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1、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是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但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等方面,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有着一些新的要求和应用。高层建筑要求施工具有高度连续性和高质量,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比较复杂,除具有一般多层建筑施工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施工准备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另外高层建筑的工程建设,一般由土建施工、装修施工、安装施工几个大项目组成,其中安装施工主要由管道工程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空调通风工程施工、设备工程施工所组成,施工技术及管理比较复杂多变,尤其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2.1后浇带施工技术:首先,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一定要排除全部的积水与裂缝,同时保持后浇带的湿润状态。其次,在进行后浇带模板设置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要求执行,确保模板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再次,在保护后浇带的时候,应在后浇带两侧的裂缝处使用挡水砖或者在内壁上涂抹一定的防水砂浆,在地下室中通常会采取砌砖的形式进行保护。最后,将后浇带施工缝清理干净,使用铁皮或者其它类型的模板对其顶端进行覆盖,设置挡水带,避免在施工过程污染钢筋,发生垃圾堆积的情况。
        2.2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通常会选用平模板与角模板,防止发生因为拼接松动而引起的漏浆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防止发生错位的情况。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可以通过拉线的方式对墙、梁以及柱的模板进行找直,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2.3泵送施工技术: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主要采用的泵送技术就是泵送混凝土技术。由于高层建筑本身具备的特性,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备相应的布料机和土泵机,并运用化学外加剂和掺粉煤灰的双渗透技术,进而达到混泥土配合比的高要求标准。如今,混凝土的泵送高度越来越高,很多都能直接将混凝土泵送到预设浇筑高度,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效率。
        
        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
        3.1建筑施工强度控制:强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强度。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那么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这一关呢?配比的选定,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一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强度降低5%一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严格养护制度,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3.2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主要叙述有关对裂缝的“放”、“抗”相关措施。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放”的措施: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抗”的措施: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①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450kg/m3)。②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③在施工工艺上,应避免过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④现浇板中的线盒置于上、下层筋中间,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3.3施工中的安全控制: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
        结束语:高层建筑的施工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细节工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我们搞好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使施工水平得到质的飞跃,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苏文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