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摊铺的施工技术浅析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月3期   作者:么广贺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们对于出
        么广贺
        聊城市传朋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们对于出行的要求也是日益提升,主要还是以公路出行为主,公路的建设数量随着社会的进步日益增大,沥青路面施工中对摊铺技术的熟练应用,可以避免路面开裂等病害,有利于促进公路事业健康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已成为影响公路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有效控制沥青路面摊铺均匀性,对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路路面;施工;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技术
        引言
        首先介绍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简要分析沥青公路施工中的问题,针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关键要点,重点介绍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技术,为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现状
        目前随着沥青路面的通车里程增加,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日益完善,但是在开通已运营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状况看,发现通车的混凝土路面在通车的前几年都会陆陆续续的出现各种病害,在了解沥青混凝土路面可能出现的病害,并了解病害产生的原因基础上,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进行有针对性控制,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主要有路面不平、车辙、裂缝、坑槽、涌包、松散、泛油等。目前我国新建或改建的公路多数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随着路上车流量的增加,道路在通车1~2年就开始出现病害,在雨水和超重车辆的作用下,小病害逐渐演变成大病害,同时诱发其他病害产生,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增加了运营维护成本,降低路面寿命。因此在全面了解沥青路面病害及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明确施工中的控制重点,确保道路的工程质量,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减少资源的浪费。
        2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摊铺的施工技术
        2.1压实施工控制
        压实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混凝土性能、压实设备,现代沥青使用抗车辙的改性沥青,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关键因素是集料级配与压实。公路拌合料来源较多,随着交通条件要求日益严格,原材料质量问题对路面压实产生很大影响。混合料温度较高时,在集料之间可以充分流动,有些拌合场降低沥青品质,导致混合料难以压实。温度过高对压实度产生很大影响,沥青路面摊铺中应控制好温度,保证沥青路面压实施工质量。集料最大的问题是针片状颗粒较多,沥青路面填料可掺入2%的水泥代替矿粉。压实施工中要做好施工材料控制,对不合格的集料要坚决予以退场。
        2.2公路沥青路面摊铺施工工艺
        沥青路面具有舒适度高,养护方便等特点,普遍应用于公路工程施工中,是公路工程路面中常见的形式。随着公路工程建设发展,沥青路面施工水平逐步提升,使沥青公路工程得到大范围推广。摊铺技术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摊铺技术直接影响公路路面使用舒适性,摊铺时需整体考虑环境因素,根据实际工程控制好相关因素,确保路面摊铺质量。为保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公路沥青路面摊铺前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地形勘察、施工材料设备配置、施工人员组织管理等。首先要全面了解施工路段地形地貌,根据工程地质地形确定施工工艺技术;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检查确定人力准备齐全,为工程施工开展提供保障。完成施工准备工作开始路面施工,路面施工完成后依照国家相关标准检查验收路面施工质量,检测到不合格路段需要及时有效处理。沥青路面摊铺前需要向各部门技术人员和班组长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严格按施工规范标准开展摊铺作业。摊铺前对摊铺机横坡自动控制器调整,待混合料进入槽中2/3位置开始摊铺作业。


        2.3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实时监控模块,与搅拌站自动化生产系统对接或扩展自动化深度,基于生产数据、工艺分解等提升生产效率、品质,实现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辅助、生产质量偏差智能预警(粉仓、油石比、温度),并在搅拌站控制室设置现场语音播报和远程干预系统,实现过程质量控制等。该技术可统计运输混合料从出厂至路面摊铺现场的运输时间点及周期,并进行摊铺速度计算,同时对于运输时间周期予阈值的限制,如运输超过2h认为对混合料温度有负面影响等。系统通过获取处理对应搅拌站的生产时间计算运输量,可综合分析某段路面施工所消耗的车辆数量、运输数量、能耗等信息。通过电子交付+到场提醒避免遗漏,提升施工组织效率,并替代传统纸质交单和现场交付模式,实现电子流转、电子签单等功能。
        2.4把控施工温度
        施工温度包括混合料拌制出厂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开放交通时的温度,这四个温度也是施工工艺控制的关键。首先,控制好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出厂温度宜控制在150~170℃,温度过高沥青容易老化,温度过低,容易结块,摊铺碾压不密实;其次运输摊铺温度,通常沥青拌和站距离铺设点有一定距离,在运输过程中做好沥青混合料的保温措施,使入料摊铺温度宜在120~150℃。保证碾压时的初压温度应不低于110℃;复压温度控制在80~100℃;最后,开放交通的温度控制在50℃以下。
        2.5基于性能-费用模型的厂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可循环使用回收沥青混合料(RAP),具有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受到新旧沥青融合、旧沥青性能恢复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再生沥青路面存在着水稳定性不足的风险。为了保障再生沥青路面的耐久性,优化其材料组成设计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性能-费用模型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优化设计。该模型由表征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影响因素与性能之间变化规律的二次模型以及生产施工阶段的费用模型构成,并采用遗传算法与线性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优化计算的目的。RAP掺量、沥青含量、矿料级配三种因素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均显著。相同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沥青含量时,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随RAP掺量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相同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与RAP掺量时,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随沥青含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再生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总体随Fuller级配曲线指数n的增大而减小。采用性能-费用模型优化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优化后的费用较实际使用费用低26.7%。同时,该优化模型可以在不大幅牺牲水稳定性的情况下,显著降低生产施工费用。优化后的材料参数为:RAP掺量51%,沥青含量4.61%,级配参数n为0.445。
        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主要体现在运营通车后的路面状况,根据相当多已通车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状况统计分析,得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和产生原因,归纳总结得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需在基层、原材、施工机械、混合料温度及人的水平和意识等方面去控制,它是一个多环节相互协作的综合施工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综合考虑,精准把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保证每个环节施工质量,提高沥青路面的总体施工质量,促进公路建设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若升,洪沛等.公施工温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87):1-2.
        [2]崔明辉,朱厚民.浅谈公路施工机械设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1,3:82-83.
        [3]王双喜.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1:29-36.
        [4]陈艳红.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摊铺的施工技术管理[J].山西建筑,2016,42(32):173-174.
        [5]罗阳.公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9(32):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