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梁程鹏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态势,各行各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梁程鹏
        广州市荔湾区房屋管理和住房保障中心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态势,各行各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加之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建筑企业同样也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去探索符合时代背景的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让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同时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及发展
引言
        一个企业若想在行内立足,保障工程质量是根本出发点,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程管理体系是非常关键的突破口。企业需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客观审视传统管理模式,加大创新力度,打造出适宜企业自身发展的工程管理模式。
        1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1.1通过创新模式的使用可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满足市场发展要求
        在这个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迅速发展,如果不考虑销售市场的发展趋势,肯定会淘汰施工管理方法。与时俱进是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在整合期间极大地促进行业发展趋势,准确识别销售市场发展趋势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加以应用。有目的的预防措施。此外,自主创新管理机制还可以提高公司的声誉,信誉和品牌形象,并提高每个人的认可度。在管理创新的全过程中,有必要进行传统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充分促进管理计划与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对接,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积极引进各种新设备和新技术[1]。提高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方式的实际效果,顺应时代,社会发展和销售市场的发展趋势。
        1.2通过创新模式的应用能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科学
        通过对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的创新,能够为工程建设管理方法提供必要的科学研究理论源,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方法应用的实际效果,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行业的主要生产水平,充分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满足质量要求。有鉴于此,有必要加大技术创新的范围,以确保认真实施工程建设管理。
        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健全的工程管理体系和制度
        现阶段,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而言,不仅对其重要性不够重视,同时还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与制度。这样就造成了相关管理与控制工作只停留在表面的情况,相关制度不能进一步落实,对资金的使用也没有进行预估,进而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在施工建设时一旦出现突发事故,由于没有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就不能及时地对事故进行处理,进而会提高施工成本,造成更大的损失,影响施工效率。
        2.2建筑工程监管不严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施工过程通常情况下都比较复杂,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许多管理人员都不够重视施工管理工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只是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来监管项目的实施,严重的有一部分管理人员甚至不予理睬。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进行实时监督,才可以在发生问题后及时进行处理。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监管力度并不强,无法实现全面监督。所以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分析并处理,进而影响施工质量[2]。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发展分析
        3.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传统的发展趋势和法规长期以来一直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创新相关的管理制度,按照有效合理的管理机制,划分各部门职责,适当调整各项目风险管理之间的沟通,真正完成改革创新。制定与产权期限相关的新的和升级的法定代表人规章制度,以增强公司法人资格的影响力。同时还应当注重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建设,创新内控机制,优化内控环境,引进一些新思想新方式,弥补传统工作中的弊端,企业应当给予内控工作一定的独立性,并将内部控制机制贯穿于运营的整个环节中,在投资决策工作中,内控人员能够为决策人员提供一定的市场调查信息和风险规划措施,丰富决策人员的信息量,推动投资决策的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由内控人员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增强合同的执行力度,满足工程的建设要求。在完善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将提高工程建筑的整体基础建设水平,促进相关企业的良好发展态势[3]。
        3.2对工程管理对象和主体结构的创新
        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就是人力资源,如何实现人员的合理配置也是值得深究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专长、能力以及自身的发展意愿来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首先管理人员要创新管理模式,转变领导思维,摒弃传统的人员领导方式,科学合理的规范人员行为。此外,要建立系统、完整的人事制度体系,给企业员工充分的发展空间和选择自由,但出于公平的角度,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指标。还要注重人员培训,提升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减少资源流失,加强人才储备,优化企业的主体结构。
        3.3借鉴PDCA循环管理模式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该方法的实施需要结合大量数据资料,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该模式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计划阶段(Plan)、执行阶段(Do)、检查阶段(Check)以及处理阶段(Act)。首先,这一循环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将整个管理过程看做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程序,完成第一个循环的工作,不止要解决相应的问题,还要积极发现新问题,并根据新的问题制定第二个循环,直到建筑工程中的所有问题被解决。PDCA循环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整个企业看成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企业的各个部门或工程项目的各个小部门都被看做是小的PDCA循环,这一理念将企业与各个部门之间呈现出大环套小环的工作状态,有利于从属关系的分布和部门职责的划分。由于PDCA循环管理的过程是不断循环的,因此每个循环不会停留太久,其主要目的是解决问题,之后快速进入下一个问题,即使问题未完全解决,也会在后续的循环中被继续处理,因此该模式呈现出阶梯式上升的特点。每个循环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需要获得一定成效,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循环来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工程中的各种问题来提升项目管理的效果。每个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工程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整体评估和审核,达到审核标准之后才能进行具体实施,然后进入施工阶段,比如对施工材料的监督、管控,其中的质量问题以及资源配置问题,都可以通过循环来解决,以实现高效管理和优质资源配置。除了施工过程的管理,还要改善分包公司的管理制度,形成闭合、科学的网络管理体系,加强项目管理中的外账管理强度,保障台账编制的科学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建筑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就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来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内部支撑,所以,为了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市场与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化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汪海霞.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216+218.
        [2]陈雪松.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7(10):295+299.
        [3]周晓龙.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6(06):49-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