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涵路基加固和防渗工程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3期   作者:王远来
[导读] 公路工程是人们日常出行和地区贸易往来的必要条件,由于长时间在室外运行
        王远来
        盐城晟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公路工程是人们日常出行和地区贸易往来的必要条件,由于长时间在室外运行,所以容易受到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性能下降。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为提高工程质量,需要强化公路桥涵防水、防渗功能。注浆施工技术作为桥涵路基加固和防渗中较为常见的技术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注浆施工技术流程复杂,对专业人员技术要求较高。所以需要施工人员全面掌握施工要点,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作用和价值,从而为提高公路桥涵稳定性和安全性奠定基础。
        关键词:注浆施工技术;公路桥涵;路基加固;防渗工程;运用
        引言:
        注浆施工技术以其施工便捷、粘结性能强、抗老化能力高等多种优势,受到施工单位高度青睐和广泛运用,将其应用到公路桥涵施工中,能够有效提高路基稳定性和防渗性。然而,由于公路桥梁注浆施工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存在问题相对较多。其中包括钻孔、制作钢筋笼、混凝土灌注等多个方面[1]。因此,想要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掌握施工要点,做好系统性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注浆施工有序展开。
        一、灌注桩关施工技术
        现阶段,注浆施工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公路桥涵路基加固、防渗工程以及边坡挡土挡水等工程中。在实际施工中,该技术与帐幕孔口灌注桩技术相同,均需要借助注浆管展开一系列工作。简单来说,在注浆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注浆管,将浆液均匀注入到底板孔隙中,从而将孔隙中的空气和积水排出,以提高底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其满足受力需求,达到加固路基的目地。一般情况下,在面板均匀支撑过程中,所有荷载作用位置的应力都相对较小。钻孔前需要施工人员对桩位和标高进行反复核实,保证无误后即可展开后续施工。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终孔的孔径、孔深、孔斜度以及终孔清洁后的沉降密度和沉渣厚度进行检测。在实际施工中,通常每钻一个孔洞,就要及时展开注浆工作,如此可以有效减少钻孔中产生的岩粉,尽可能减少其阻塞缝隙,因此可以不采取冲洗措施直接展开灌前压水工作和注浆工作。
        在熔岩区公路桥涵施工中,需要做好熔岩整治工作和软基注浆工作。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深深度,以0.5-1.5米为宜。如此才能保证沉浆密度满足规范需求,从而提高其整体承载力[2]。在制作钢筋笼时,最好将其保护层设置为混凝土滚轮,保护层厚度需要满足混凝土高度需求,施工人员需要每间隔2m分别布置4个滚轮,一方面能够保证其厚度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其对孔壁的干扰。除此之外,每一段注浆施工完毕后可以立刻将钻杆提出,同时可以换钻具展开下一段注浆施工,无需待混凝土凝结后再展开施工任务,如此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二、水下混凝土灌注具体内容
        混凝土板是公路桥涵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其具有抗挤压强度高、抗弯拉能力差等特点,在注浆施工前,需要施工人员全面检查浆液性能、孔底沉渣厚度。一旦检查结果显示超标,需要及时展开二次处理。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保证其满足规定标准需求,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二次搅拌。

与此同时,在公路桥涵施工中采用注浆施工技术,还要充分保证混凝土的保水性、粘聚性和流动性,只有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离析能力,才能够有效控制流动范围,从而满足路基加固施工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一)公路桥涵路基熔岩钻孔注浆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在公路桥涵路基施工中占据重要比例。施工人员在熔岩整治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探灌结合基本原则,根据熔岩分布情况和进行分析,判断熔岩是否达到持力层,如达到持力层需要进一步分析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而后对浆液湿润度进行科学控制,如果接触角大于90°,则说明浆液是载体的湿润相,此时浆液的亲和力大于0,具备一定的吸渗能力。反之,如果接触角小于90°,则说明浆液不具备吸渗能力,在灌注过程中,需要采取外力压迫措施展开灌注工作。另外,在灌注结束前,需要施工人员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出现断桩问题。例如:利用锤击方式施压。为了避免坍孔现象发生,施工人员可以在泥浆中加入适当水源进行稀释,使其达到泥浆参数规定的最上限。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要认真核对混凝土灌溉方量,在灌注过程中需要超出0.5-1米左右灌溉量。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公路桥涵路基整体稳定性[3],因此,施工人员在灌注过程中,需要严格技术规范设计混凝土厚度,一般厚度应大于30厘米,从而保证将周围地面水引离,有效避免地面积水。
        (二) 软土地基注浆处理技术
        公路桥涵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地质结构较差的路段,在灌注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做到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采用CFG桩、注浆以及高压旋喷桩等技术进行科学处理,通过连续性加速浇筑,有效避免夹泥、坍落等一系列意外状况的发生,从而提高路基稳定性。同时,在遇到淤泥、流沙等软土地基时,也要施工单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在首批混凝土浇筑后,后续工作需要具有连续性,没有特殊情况不得中断。
        为了避免钢筋笼上浮,需要施工单位在设置钢筋笼时,注意导管口位置,如果导管口低于钢筋笼底部的2-3米,并且混凝土表面位于钢筋笼下1米时,施工人员需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适当减缓速度。如果混凝土表面在骨架底口4米以上的距离,施工人员需要提高导管位置,保证其超出钢筋笼底部2米以上距离,同时按照正常混凝土浇筑速度施工。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监管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管理作用,不仅要对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混凝土配比以及浇筑质量进行检查,还要做好导管水密承压以及接头抗拉等一系列试验。在注浆承载力检测过程中,包括静载检测和动力检测两种。其中静载检测选择的灌注桩数量要大于总桩数的1%,最少不得少于3根。在灌注桩竖向承载力动力测试过程中,选取的桩数要在总桩数10-15%之间。另外,公路桥涵施工中的灌注桩桩基具有隐蔽特征,为保证其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做好事前、事中控制工作,同时事后也要通过检测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补救措施,从而达到工艺设计需求[4]。因此,在软土地基中使用注浆施工技术,需要施工单位能够全面了解施工流程,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前制定检验标准和质量预防措施,充分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需求,从而为上部结构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注浆施工技术对提高公路桥涵路基稳定性和抗渗性有重要作用。尤其近年来,随着公路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其不仅适用普通土质施工条件,还适用于软土地基处理、桥涵加固等多个方面,具有稳定性强、抗压性好等多种优势,并且施工成本较低,能够在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使施工企业得到最大化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本文对注浆施工技术的灌注桩关键内容以及水下混凝土灌注进行分析,对注浆施工技术进一步推广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军.注浆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涵路基加固和防渗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18):127-128.
[2]张英明.注浆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涵路基加固和防渗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2(10):310-311.
[3]柴长宏.注浆施工技术在公路路基加固及防渗工程中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30):138-139.
[4]颜学文.公路桥涵路基加固和防渗工程中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4):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