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华
永寿县水利工作队 陕西咸阳 713400
1县域概况
1.1地形地貌
永寿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市西北部,辖6镇1办157个行政村,总人口20.34万人,总面积889平方公里。永寿地处黄土高原南塬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891条,年降雨量600mm左右,海拔为500米至1200米,自然条件较差,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区域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域内地形复杂,总体北中部高,南部低,最高点位于西段黑山峰顶,海拨高程1503.3m;最低点在南部的海沟壑店头坡龙头沟底,高程572.1m。
1.2河流水系分布
永寿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可划分为渭河流域及其一级支流泾河流域两大流域。泾河流域有直接流入泾河的河流太峪河、渠头沟、郭村沟、永寿坊沟等,泔河支流三岔河、封侯沟(罐罐沟),渭河流域的河流有漆水河、漠西河,漆水河支流武申河等。
1.3水文地质
(1)含水层分布特征
永寿县地下水储存条件比较复杂,属于黄土高原及梁峁、沟壑、基岩山区孔隙裂水,水文地质具有双层叠置构造特点。上层为黄土层孔隙水,下部为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地下水含水层可划分为以下几种含水岩组:
①第四系黄土孔隙水
多分布于黄土塬面,主要为更新统风积黄土,黄土状土,地下水埋深35~80m少数大于100m。富水性由弱富水至极弱富水。弱富水区分布于东北部常宁至上邑塬、甘井、马坊至监军塬面,单井出水量10~20m3/h,单位涌水量0.3~1.0 m3/h·m。极弱富水区主要分布于塬边、及塬面较小的渠子、永太等区域,单井出水量小于10m3/h,单位涌水量小于0.3m3/h·m。
②基岩裂隙、岩溶水
三迭系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出露于延村-蒿店-马坊-五峰山以北的沟谷中,倾伏于南部及东北部黄土层以下,岩性为粉细砂岩和泥质岩互层,沟谷泉水流量较小,一般为0.5~1.2m3/h,单井出水量一般为5~10m3/h,个别可达20m3/h。
二迭系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下伏于县中部地带黄土层,出露于沟谷中,岩性为砂岩和泥岩互层,沟谷泉流量一般为0.5~2.5m3/h,单井出水量一般为5~10m3/h,个别可达25m3/h。
寒武-奥陶岩溶水:主要分布于店头-仪井和蒿店-御驾宫一线区域,该含水岩组在构造上与渭河断层接界,断层裂隙及岩溶均较发育,岩溶水富集于深部,地下水埋藏很深,可达300~600m,含水层岩性为灰岩,厚度可达1000m。
(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为降水入渗补给,局部地区有少量灌溉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径流受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影响,永寿梁以南地下水流向由北向南,沟谷边缘指向河流,永寿梁以北由南向北或东北,近沟谷地带指向河流。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是沟谷泉水溢出和人工开采。全县泉水分布广泛,每条大的沟道都有泉流,一般流量在0.1~1.0L/s之间,出露标高770~1350m。
2.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供水保障率不高。
永寿县地形复杂,总体特征是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塬面破碎,县域内仍存在很多独立的单村供水工程。随着地下水位下降,一些单村供水工程的供水量达不到“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编制工作要求的北方地区不低于40L/人·d标准,现状供水不能很好满足当地人民用水需求。且当现状单一水源工程出现紧急情况(如水源井潜水泵及管道出现故障需要检修不能正常供水),则会降低供水保障率,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生活。
2.2水源利用结构不合理。
永寿县总体上属资源性缺水地区,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乡镇之间、村组之间差别较大。农村供水量的95.7%利用的是地下水,地表水利用率仅为4.3%,大幅开采利用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普遍下降,造成机井水位下降或出水量不足特别是浅层辐射井,从而引发人畜饮水发生困难。
2.3工程自身老化,客观性造成人畜饮水困难。
“十三五”期间,永寿县通过实施一系列工程建设,到2020年年底,按照现行标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将得到全面解决,但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据现状调查,部分供水工程由于建设年代已久,存在工程老化问题,主要表现为U-PVC供水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亟需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供水保障率。
2.4计量设施灵敏度不高,按量计价困难。
水费是农村供水工程管护经费的重要来源,合理的水费收缴机制是农村供水工程长期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永寿县现状农村供水工程计量设施老化,入户水表安装年代已久,灵敏度不高,不能准确计量水量,已严重影响到水费的按量计取,不利于农村供水工程的长久运行。
2.5水源保护区划分重视不够。
永寿县现虽已对所有的水源地安装保护标志,但并未对所有的水源地划分保护区。永寿县现有水源工程223处,其中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共21处,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共202处,由于绝大多数村饮用的是地下水,一旦地下水受到污染,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划分水源保护区,完善水源保护措施迫在眉睫。
3.问题解决措施分析
3.1工程建设方面:
一、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改造和完善。
综合考虑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分布和供水能力,根据供需平衡分析,进一步完善农村供水格局。在店头镇和仪井镇等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稳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或者以城带乡,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周边村镇,扩大城市供水工程覆盖范围。条件一般的地区,以人口集聚的乡镇或行政村为中心,依托既有乡镇水厂或新建规模化供水工程,扩大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范围。条件薄弱的地区,综合采取维修养护、以大并小、小小联合、达标改造、辅以新建等措施,提升供水保障水平。缺水地区可依托既有水源或适当新建小型水源工程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二、推进计量监控设备设施建设。
推行取用水计量,实行农村供水“一户一表”建设和改造,积极推行便捷收费和供水服务方式。要因地制宜推行万人工程水量水质等指标、供水关键部位和主要供水设施设备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3.2体制机制方面
一、建立合理水价和水费收缴机制。
因地制宜实行单一制水价、“基本水价+计量水价”的两部制水价、阶梯水价等制度,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收费处数比例和水费收缴率均实现全覆盖。完善工程维修养护财政补助机制,促进工程长效运行。
二、提升农村供水专业化管理水平。
由县级农村供水工程专业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全县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以政府监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千人以上工程积极推行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等方式,探索农村供水工程“物业化”等管理。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及用水户协会作用,促进用水户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
3.3统筹实施“三大工程”
一、推进建设一批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实现城乡供水融合发展。
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万人工程建设,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周边村镇,或以人口集聚的乡镇或行政村为中心,扩大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范围。
二、建设改造一批规范化小型供水工程,整体提升农村供水水平。
通过以大并小、小小联合和达标改造等措施,推行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在水源水质本底较差且人口聚居较为集中的村落,发挥市场机制建设供水小站,探索实行分质供水。
三、新改造一批老旧供水工程和管网,补齐农村供水设施短板。
对早期建设且管道材质较差、管网漏损率较大的老旧农村供水工程和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千人以上工程配套完善水质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和计量设备,推行“一户一表”建设和改造。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受到更高的关注,重点解决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不断强化农村饮水安全与供水工程管理,为助推乡村振兴,保障“十四五”水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新时期农村供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