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超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建中心 400000
摘要:在如今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安全管理是土木工程建筑中的一项重点工作,针对该项工作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给予更多重视,通过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构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方式,确保各环节施工安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安全
土木工程建筑是我国建筑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有着更高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只有保证各环节工作安全,才能为施工人员创造更加安全工作环境,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基于此,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针对安全工作要给予更多重视与关注,为土木工程建筑事业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特点分析
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特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与分析:
(1)具有复杂性特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具有复杂性特点,主要是有建筑产品性能、建筑功能性要求、设计等方面决定等。在实际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技术情况、施工环境情况等各方面问题进行全面考虑与分析,各项工作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复杂整体,因此,实际施工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复杂性特点。
(2)相对流动性特点。在整个土木工程建筑项目中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环节,比如,项目立项环节、竞标环节、建设环节、施工环节以及验收环节等。在不同工作开展中,都需要使用最为合理的施工办法,并与整个施工工作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做好统筹管理以及统一组织。在不同施工阶段与施工环节中,需要不同的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等,这样才能实现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具有相对流动性特点。
(3)长期性特点。通常情况下,一个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项目需要很长周期,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工作量庞大,涉及到不同施工环节,而且还有可能会受到施工人员等不同因素影响,导致施工周期延长。在整个施工周期中,不同因素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在施工工作开展之前,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进行分析与了解,并给出相应预防措施与解决措施。
(4)危险性特点。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会涉及到很多不同高空作业与露天作业,在此类工作开展中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施工期间还需要使用很多不同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如果出现使用不当情况,同样会出现危险。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重要作用
安全管理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不同方面中。比如,通过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能够将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发现,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为施工人员创造更加安全工作环境[1]。而且安全与施工质量、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创造有着直接关系,只有保证各环节工作安全,保障施工人员安全,才能促使整个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同时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利润,推动土木工程建筑行业更好发展。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在实际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要将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作为重点与关键。只有施工人员自身能够具备较强安全意识,在施工期间才能将安全放在重要位置,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在实际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中,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全。促使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施工注意事项、机械设备操作流程等,在施工期间能够按照流程标准落实施工,防止施工流程不当造成安全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在企业中要做好安全宣传工作,促使施工人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不断提升自身安全意识,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安全管理人员工作量,而且可以实现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3.2构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要将构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重点与关键,通过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有效引导。在实际安全管理制度的构建中,需要在以往安全管理制度基础之上展开,尽管传统安全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发展,但是在其中仍然存在很多有效条例,对此类条例进行合理应用,同时将更多新的内容融入到安全管理制度中。还要积极鼓励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制度的构建中,提出自身意见与建议,使得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可以得到保障[2]。在安全管理制度中,针对每一位工作人员应该完成的工作需要作出明确规定,保证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对自身工作重要性有全面认识,了解自身应该肩负的安全管理责任,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将各类安全风险问题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为土木工程建筑事业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怀东.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21(02):172-173.
[2]刘亚超,梁艳.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