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
漯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河南 漯河462000
摘要:作者分析了漯河水文局现有水文站、水文监测中心、水文信息处理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及需求,提出了水文现代化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和水文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模式,并给出了一些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水文现代化建设 现状 需求 制约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文工作迫切需要以防汛抗旱和加强水资源管理为出发点,用现代化技术建设水文站网,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处理水文信息,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水文现代化管理,全面提升水文服务水平。为减少自然灾害、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一、水文现代化发展现状及需求
1.1、现有水文站的现状及需求
漯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下辖何口(二)、马湾、漯河(二)等3处国家基本水文站。
何口(二)水文站处于淮河流域颍河水系澧河下游,是澧河控制站,控制面积2124km2。该站多年平均降水量804mm,多年平均径流量5.586亿m3。实测最高水位72.40 m(2004年7月17日),最大流量3020 m3/s(2000年7月15日)。左岸堤高72.5m。现有观测项目:降水、水位、流量、蒸发、墒情等。
马湾水文站是沙河主要控制站,并为泥河洼滞洪区调度、运用及防汛服务,主要收集马湾以上河道水文资料,负责白龟山、大陈~马湾区间、漯河境内的农灌用水、生活及工业用水等水文水资源调查任务。控制面积9448km2,实测最高水位70.96m(1975年8月8日),最大流量3240 m3/s(1975年8月9日),测验项目有水位、流量、降水、墒情等。
漯河(二)水文站主要收集漯河以上河道基本水文资料,负责本站~马湾、何口范围内沿河、漯河市和郾城县生活工业用水及本站以下漯河境内沿沙河用水等水文水资源调查任务。实测最高水位62.90m(1975年8月9日),最大流量3950 m3/s(1975年8月9日),测验项目有水位、流量、降水、水质、水温、水温调查、墒情等。
漯河辖区采取自动监测雨量项目共37个遥测雨量站;水位项目共6个巡测站、4个中小河流水位站、3个基本水文站、1个水文站、1个水位站;2个生态监测断面;5个墒情站;13个地下水监测站。
漯河(二)水文站测流断面正在建设无人值守式水文缆道远程自动测流系统,该系统是一个集测、报、整、算为一体的全自动测流系统,可通过网络实现电脑(或手机)远程控制。建成后将减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及测量精度。
目前何口(二)水文站、马湾水文站建设该测流系统的条件也已经成熟。漯河市水资源缺乏,受水利工程影响,开闸放水时间较短,待测流人员赶到,闸门已经关闭,白白错过了测流时机。所以侧扫雷达测流系统、雷达(RG30)流量在线监测系统、无人机测流系统、无人值守测流系统、水平ADCP等先进仪器设备都非常急需。
漯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比较先进的仪器,现有应急测流设备多普勒(ADCP)3台;电动遥控船1条;移动式雨量器校准仪1台;遥控无人机1架;GPS地形测量一套;冲锋舟1艘。与满足水文现代化测量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主要制约因素有:站网布局不适应;业务系统建设不够强;保障机制未理顺(机构体制、投入机制、法制);队伍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1.2、水文监测中心的现状及需求
漯河水文局下辖:漯河测报中心、舞阳县水文局和临颍县水文局,其中:漯河测报中心指导漯河(二)水文站的日常工作,舞阳县水文局指导何口(二)、马湾水文站的日常工作。
现有测报中心和县级水文局承担的测验任务,部分已实现自动化监测,如:降雨量、水位;还有更多的测验任务还依赖人工监测,特别是流量测验,最少需要3个人来共同完成,耗时费力。
为弥补现有测报中心和县级水文局自动化测报水平的不足,结合漯河(二)水文站在建的全自动无人值守测流缆道功能及建设条件,经对何口(二)和马湾水文站建设环境、测流条件等调查,满足建设全自动无人值守测流缆道的要求,很有必要在何口(二)和马湾水文站建设该测流系统,提高测报能力,推动漯河水文局水文现代化建设。
从未来发展来看,并结合漯河市实际监测需要,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的要求,在区域内水文监测空白区增加相应的监测设备,如:城市涵洞布设水位监测及监控设备,开展城市水文监测工作,为城市防洪服务。
漯河水文局现有遥测雨量站37处,遥测水位站12处,国控地下水自动监测站34处,遥测墒情监测站5处;定期开展生态流量监测的断面2个;不定期开展的水文巡测断面6个。测验及运行维护任务重,而现有的4辆车(桥侧车1辆、业务用车1辆、应急车1辆、巡测车1辆)难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为确保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需增加业务用车。
1.3、水文信息处理服务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
目前漯河水文局安装有“洪水预报系统”、“水文资料整编软件”、“漯河水情查询系统”、“远程监控接收系统”、“漯河水情信息交换系统”等水文业务软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工程规划设计、水环境保护管理和防汛抗旱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指导作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与水文信息现代化还有很大的差距。
现阶段我局水文数据库建设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①信息共享和整合能力低,具体表现在各类水文信息没有经过有效的整合,而是分散放置在各个部门,信息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程度较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文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开发。②数据存储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除了实时雨情和水情实现的数据库存储外,其他数据大多还是以电子表格形式进行存放,有的甚至还是以传统的纸质形式分散管理。
我局大部分的业务软件都是独立运行的,缺乏统一的开发管理平台,导致业务软件的功能过于简单,应用服务能力也比较低,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和政府对于更深层次的水文信息需求。
二、水文现代化面临的主要制约
2.1、理念制约
水文的发展思路不明确,总认为水文就是单纯的为防汛抗旱提供决策依据。我们要转变到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保护、乃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为目的。开放行业建设运行门户,培育水文设施运行维护市场,积极推动政府购买服务,解决任务增加和人员不足的矛盾。?
2.2、技术制约
全国水文部门的科研力量比较分散,水文监测的领军人物和科技人才不足,与水文监测相关的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活动不活跃,难以在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和关键技术上形成合力,整体创新能力不强。
迫切需要加大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培养水文现代化监测、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要重点围绕新技术新仪器应用,加强技术指导,强化业务培训,推动现代技术和装备的广泛应用。要将运行维护保障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基层水文测站运行管理,建立适应“无人值守”水文测站的管理机制。?
2.3、体制机制制约
长期以来,水文发展受制于体制管理,无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行业,其发展受到多方制约,水文监测自然受其影响。其次还受人员编制不足等方面的影响,也直接制约了水文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2.4、资金投入制约
由于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加上缺乏稳定的投入渠道,很多的硬件设施都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其性能和可靠性都受到严重影响。现阶段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水文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急需更新换代。
三、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模式
3.1、思想观念现代化
能跟上时代发展,了解时代发展的需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还要有超前的眼光,要有预见性和远见卓识。要准确把握并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并坚定的超前发展。
3.2、技术手段现代化
水文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水文科技,用先进的现代化装备武装水文设施设备,建成运行有效管理规范且经济社会发展相应的水文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服务的现代化。
3.3、行业管理现代化
水文行业管理重点要在行业管理上,特别要加强水利系统外的行业管理;要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效能提高、决策正确上下功夫,应逐步建立水文法制完备、机构体制健全、投入机制顺畅、管理行为规范,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完善的现代水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3.4、人才结构现代化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人员精干的人才队伍,是实现水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更新人才的观念,用全新的观念武装人。二要通过新理论、新技术的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的素质;三要注重人才的层次,既要有高学历、知识面丰富的管理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又要有一定开发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还要有懂专业的操作技术能手。在人才使用上应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科学管理。
3.5、职工生活现代化
水文职工的生活不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不低于从事国家公共事务管理和基础工作人员的生活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文现代化建设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对漯河水文局水文现代化建设现状调查,漯河水文局水文现代化建设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河道测流、水文数据信息化处理、车辆配备等方面。为推动漯河水文局水文现代化建设,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应的工作:
引进高新技术、先进设备仪器,提高整体水文测报能力。
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整体业务素质。
增加业务用车,提高应急抢险、维护、监测能力。
开发统一的水文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水文数据共享,提高水文信息服务能力。
完善城市水文监测站点,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水文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