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农村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治理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3期   作者:吴向南
[导读] 对于农村来讲,中小型河流干道不仅是旅游资源,甚至还关系到基础的生活饮水
        吴向南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对于农村来讲,中小型河流干道不仅是旅游资源,甚至还关系到基础的生活饮水。所以与城市的河道整治相比,农村的河道整治更关乎于民生,对其治理也更能体现出人文关怀。所以在农村中小河道的问题和治理当中,笔者想要强调一下农村整治与城市整治的区别,并着重考虑如何保持和农村河道的长治久安,以保证河道整治的效果。从而在最基础的方面改变民生,也为河道问题的愈发严重而除去隐患.
        关键词:河道治理 问题总结 城乡差异
        农村的河流主要是以一种大型河流的支流的形式而出现,通常情况下也具备数量较多、分布扩散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40%以上的农村河流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水源污染,干旱断流,这些问题逐渐已经开始影响到民生,也成为了一个近年来越来越热的话题,这也使得不少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到自身的用水安全。也是以此为契机,各种长寿村的水源开始被各方加工,然后摇身一变,成为长寿水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河道整理的意义
        与城市的河流资源相比,农村中小型河流对农民来说就有更多的意义,比如说在农民生活的开展中,就起到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牧民来讲,河道不仅是旅游资源,还为人民提供着最基本的水源,也是畜牧产业的最基本资源之一,所以河道的干净程度也直接影响了牧民的生活质量。而对于种植业来讲,虽然不必像牧民那样跟着河道行走,但育苗期的灌溉以及各种作物的夏季除旱更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如果水质较差则会影响到整体年的经济收入,从而导致种收比例下降,形成负循环,从而破坏我国整体的农业结构。另外支流的破坏也将影响到下游的河流汇聚,从而将污染带来带入到主流上,造成水资源污染,给下游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甚至还将会影响到地区经济。
二、中小河流农村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的河流治理受限于河流的多样性及功能性,需要考虑更多的治理因素,其实实际的执行还需要依托于实地考察。如若制定的相关策略不够合理,反而会加重当地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最终导致也影响地下水的供给,严重危害人民的日常的生活。不过农村河道治理虽然受多样性的影响较为严重,但由于其规模较小,其症结也不是很多,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河流淤积严重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中小型农村河流的河道预计情况达到总体河流的73%,存在着严重的淤泥拥堵现象。还有由于土地的混乱开垦,越来越多的河床也受到了影响,甚至有些人在河床上进行耕作,这也使得河床不断升高,这也让河流的有些地方也甚至还出现了断流。另外和床的不断升高,也使得在暴雨天气对河床的破坏更加严重,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分流,从而加大河床干枯的危险。
        另一方面农村河流的水质情况也让人堪忧,由于大多数农村人民都自己挖井吃水,所以对河流水源的根保护也不怎么上心。所以随着各种生活用水的流入,河床中出现了大量的赤潮与水华,从而严重影响河流生态,降低人们的生活质[1]。河床常受到污染后,还会逐渐影响到地下水的干净程度,从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平均寿命。
(二)河流治理方案落后
        农村河流治理通常是在以往的基础之上进行治理,很少有能力直接改变原有河流的不合理构造,基本上是处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状态。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的村子的河流治理措施通常还停留在100多年前,基本上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防洪泄洪,还有生活用水的需求[2]。另一方面,即使有新型的治理方案被提出,还是会因为农村劳动力短缺、缺少技术经验而遭到搁置,基本上无法满足河道和治理的需求。


三、如何治理中小河流农村河道
(一)合理利用招标,制定实施方案
        农村由于基础建设较差,仅仅靠自身,并没有能力完成河道治理的需求。所以在这个方面,农村可以向政府尝试着申请资金,从而加大对河道整治的资金投入力度。在计划治理方面,农村可以对外招标,利用手头的资金来吸引好的治理方案的加入,从而以一个较为低廉的价格来获得一个好的治理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方案,都需要招标团队来到村子里对河道进行实地的考察,以便于提出针对性的高效治理方案,切忌迷信于不符合实际的河道整治方案,从而避免各种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3]。
        在河道的整治过程当中,还要考虑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影响。比如说有些村子可能河道狭隘,并不能容下大型施工机械的进入,此时就应该放弃大型施工作业,应立即进入传统的人力开河的阶段[4]。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太过于依赖传统遗留下来的治理手段,百年前的设计对当时可能有用,对现在来说可能就是糟粕,该需要舍弃时就要立刻舍弃,以免浪费更多的财力人力。
(二)加强河道附近的生态合理性
        当解决掉农村河流淤积的情况后,就需要考虑对其生态进行恢复工作。当地政府可以尝试着向其他地区购买鱼苗,以增加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固程度,以便于其获得更高的抗逆性。在河流的两端还可以尝试观赏树木的种植,在防风固土的同时,还有利于改变河道的整体环境。不过最重要的是,还是要加强生活用水排放的管理。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意识宣传来增加居民的环保意识,尽量达到生活用水向河流的零排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河道污染的问题。另外在土地开垦时,村民应该遵守土地开垦的规范,坚决杜绝在河道上种植情况的出现。在牵扯到河道周围土地的开垦时,应及时向相关的政府部门报备,申请批准,严禁私自破坏河道。违法的人应立刻移交相关的部门,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另外在河流的生态恢复上,应保留河流原先的样貌,比如说深坑、浅滩、湿地等资源应最大程度的进行保护,而非是规范成同一长度大小的河道。另外从生物学上来讲,统一的河道生态也十分不利于河流生态的稳固,所以要尽量的减少“泳池性治理”。这种“泳池性治理”反而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破坏,而非保护,治理人员要从内心明白这一点。
(三)使农村河道治理长治久安
        河道的治理固然重要,但维护河道治理成果的价值更加能体现出治理的长远意义。在这一方面,当地的政府部门可以完善相应的奖惩体系,当发现有企业或者是家庭私自向河流排放废水时,应对其加以处罚,以保证河道整理的成果。另外也可以尝试进行责任分包,将河道的某一段具体分发至每一个村、每个组,并安排好相关的责任人。当河流的水源出现问题时,可以立马责任到人,并进行相关的整理工作。当合理的整治工作完成后,再对相关河道负责人进行追责。
        而另一方面,村级政府可以向上级行政资金建设对应的水源工作,将河流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起来,比如说来而供给当地农业、牧业、林业的灌溉,以取得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稳固。当生态系统结构变得更加稳固时,其对外界变化的抗逆能力也会增加,其河流出现断流淤积的情况也会大大减少。比如一些水生生物本身就可以自我降解水中的有害垃圾,有些筑巢打洞的动物还可以帮忙进行河道的堵塞清理。认真做好生态的恢复工作,长久坚持便能够达到利用自然而来治理自然的终极目标。
五、结束语
        农村的河道治理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贞观之治到共和盛世,不知是有多少代的人都为了同一条河流而发愁。我们要明白,没有一条河流的治理工作是一劳永逸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稳住当下,让这条河走进我们的生活,进入我们的身体,在排出去的时候,不会污染到我们的环境,这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赵漫.中小河流农村河道治理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村科 技,2020(11):54.
[2]万军,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J]. 水利规划与 设计2018(7):119-121
[3]杜倩雯,胡媛媛, 基于河长制的农村河道整治创新路径探究 [J].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000(001):P.42-45.
[4]张春梅,农村河道治理中的护坡材料及技术应用实例[J].农业与技术,2017,37(011):14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